“炮烙”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páo luò]
- 汉字注音:
- ㄆㄠˊ ㄌㄨㄛˋ
- 简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炮烙”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炮烙 páoluò
[an ancient cruel torture] 原作“炮格”,古时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
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辞典解释
炮烙 páo luò ㄆㄠˊ ㄌㄨㄛˋ古代一种刑法。用烧红的铁器灼烫身体的酷刑。《荀子.议兵》:「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韩非子.喻老》:「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也作「炮格」。
英语 the hot pillar (ancient Chinese torture instrument)
法语 le pilier chaud (ancien instrument de torture chinois)
网络解释
炮烙
炮烙亦称炮格。中国古代酷刑。殷纣王所创。《史记·殷本纪》曰:“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列女传》释日:“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即堆炭架烧铜柱,令人行走其上,以致落火被焚身亡。
“炮烙”的单字解释
“炮烙”的相关词语
“炮烙”造句
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网时。
仿佛它已经被炮烙心上,融进血液和骨骼。
这是最为快意的爱情报复,曾经炮烙在记忆里,现在我要还击,在他那里种下恶毒的爱情肿瘤。
左光斗更为凄惨,死前经受了炮烙之刑,面部被烫得焦烂,膝下的肌肉都已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筋骨,惨不忍睹。
此外,他行炮烙之刑,就是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然后叫被残杀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
人所共知,纣王在世时残暴异常,创炮烙之刑,做了许多灭绝人性的坏事,但当他反省时,也最懂得人们对喜乐平安的需要和追求。
还说他残忍暴虐,残忍地行炮烙之刑,把人烙得皮焦肉糊而死。
惨不忍睹!女童竟惨遭父母“炮烙之刑”!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聞太師再問紂王是否像世人所說,被妲己魅惑,制定炮烙之刑,傷害許多忠臣義士。
如此再三发生的行为,让我想到了殷商纣王对“炮烙之刑”的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