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经脉

速览

经脉是中医术语,主要有以下含义:

中医基础概念

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 包括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特点,它们相互衔接,在人体内如环无端地循环运行气血,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且肺经与肺脏络属,当外邪侵袭肺经时,可能会出现咳嗽、气喘等肺部病症,也可能沿经脉循行部位出现上肢内侧前缘的疼痛、酸楚等不适。

奇经: 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共八条,它们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但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等作用。例如,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统领人体一身之阳气,其循行于背部正中,若督脉气血不畅,可能出现腰背强直、脊柱疼痛等表现;任脉为“阴脉之海”,与女子妊娠、生殖等功能密切相关,任脉气血失调时,可能影响女性的月经、生育等方面。

泛指人体的经络系统

在更宽泛的语境中,经脉有时也可用来笼统指代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及其分支络脉等。络脉是由经脉分出的网络状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它们与经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气血的输布、濡养全身脏腑组织以及感应传导等功能。

经脉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治疗(如针灸、推拿等疗法通过刺激经脉上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详细释义

“经脉”的读音

拼音读音
[jīng mài]
汉字注音:
ㄐㄧㄥ ㄇㄞˋ
简繁字形:
經脈
是否常用:

“经脉”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中医学名词。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干线。

辞典解释

经脉  jīng mài   ㄐㄧㄥ ㄇㄞˋ  

中医上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网络解释

经脉

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经脉”的单字解释

】:[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mài]1.血管:动脉。静脉。2.脉搏:切脉。3.植物叶子上的筋络:平行脉。网状脉。4.连贯分布成为一个系统的东西:山脉。矿脉。[mò]〔脉脉〕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温情脉。

“经脉”的相关词语

“经脉”造句

【春季养生秘诀】春季人体阳气生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散泄。因此人们在锻炼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使阳气受损。晨练宜舒缓柔和,动静结合,老人宜在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以达到吸纳春阳、吐故纳新之目的。

我用我的拇指,把真气从丹田聚集,让经脉畅通凝起,这一切只因为想你,发送着一条信息,写上想你,重阳节,祝你万事如意,成功顺利!

经脉病候是经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李时珍 

结果提示,经脉线上的生物物理特异性可能是由于经脉线下的组织中含有较丰富并且连续分布的组织液,其主要成分为盐、水和蛋白质。

目的对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循行路线的示踪研究。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日夕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用。

针灸学把分布于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上的穴位称为经穴.

针对五输穴循行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矛盾之处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系统。

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