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封疆

速览

“封疆”有以下几种常见意思:

名词义

  1. 疆界、边境 例如“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虻{虫弟}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窃惧之。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然则,即天下以奉三宫,常恐不足,苟可省劳而省费,则陛下乐矣,而民亦无怨于下矣。今疆埸无日不耸,封疆之臣无日不戒,而贪功生事之臣,尚狃于姑息,以邀富贵,此臣之所未解也。”(《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这里的“封疆”就是指国家的边境、疆界范围。

动词义

  1. 分封土地 古时帝王把土地赐给宗室或功臣,使其在划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或采邑,叫做“封疆”。如“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里“封建”就是封疆建国的意思,“封疆”体现了划分土地进行封赐的行为。

  2. 指拥有封邑的王侯或封疆大吏守卫疆土 例如“封疆大吏”,指古代省一级长官,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负责守卫所辖地区的疆土等事务,这里的“封疆”就与官员守卫管理的疆土范围以及其职责相关。

在不同语境中,“封疆”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侧重,但大致围绕着疆土范围以及与之相关的分封、治理、守卫等方面的意思。

详细释义

“封疆”的读音

拼音读音
[fēng jiāng]
汉字注音:
ㄈㄥ ㄐㄧㄤ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封疆”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封疆 fēngjiāng

(1) [boundary;border region]∶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2) [local general]∶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帅

执掌封疆之印

辞典解释

封疆  fēng jiāng  ㄈㄥ ㄐㄧㄤ  

疆界。《管子.小匡》:「既反其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愿明公重奠封疆,再安宗庙。」也作「邦域」。

镇守边境的将领。
也称为「封疆臣」。

境内近郊的地方。

明清对总督、巡抚的称谓。

英语 border region, regional general acting as governor (in Ming and Qing times)​

网络解释

封疆 (地名)

1:指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两代指总督、巡抚等。
2:划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
例: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3: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封疆”的单字解释

】:1.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封王。分封诸侯。2.姓。3.封闭: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来。4.(封儿)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赏封。信封。5.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一封银子。
】:[jiāng]1.地域,领域,边界:疆土。疆宇(国土)。疆界。疆场(战场)。疆陲(边境)。边疆。海疆。2.极限:万寿无疆。3.划分界限:“楚子疆之”。[qiáng]古同“彊(强)”,强大。

“封疆”的相关成语

“封疆”的相关词语

“封疆”造句

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于是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辟土殖谷,以用养民;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字辇毂,志不在君文;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我的祖太爷当初虽不是出将入相,但也属晚清的封疆大吏。

将军衙署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建造,位居绥远城中心西北处,是当时城中最大的建筑群。

他家祖上曾经有人出任过封疆大吏.

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周馥,对山东黄河的治理尤为重视。

二是于战乱期蓄势而起,带领群臣一统天下,列土封疆终成一代帝王,成就自身无上气运。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