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校勘

速览

校勘,指校对勘正。具体含义如下:

动词词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1. 比对和订正文字差异:通过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如古籍的不同刊本、抄本等)和有关资料(如引用该书的其他文献等),互相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其中的讹误,包括错别字、脱文(遗漏的字句)、衍文(多余的字句)、倒文(字句颠倒)等情况。 例如:对这部古籍进行校勘时,发现几个版本在这一处的记载存在明显差异,需要仔细甄别正误。

  2. 考订和审核内容正误:除了文字表面的差错外,还涉及对书中所记载的史实、名物、典章制度、地理等方面内容进行考证、核实,判断其准确与否,从而恢复原书的本来面目或确定一个更完善准确的文本。 比如:校勘史书时,要对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人物关系等进行详细考订,确保内容符合史实。

名词词性,表示校勘工作或校勘成果:

  • 这部书的校勘很精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本基础。(这里的“校勘”指校勘工作的质量情况)
  • 这一版的《论语》附有详细的校勘记,记录了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字异同及处理依据。(“校勘记”就是对校勘成果的一种记录形式,这里的“校勘”即指校勘成果)

详细释义

“校勘”的读音

拼音读音
[jiào kān]
汉字注音:
ㄐㄧㄠˋ ㄎㄢ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校勘”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校勘 jiàokān

[collation] 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校勘 xiàokān

[Xiaokan,officer] 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

辞典解释

校勘  jiào kān   ㄐㄧㄠˋ ㄎㄢ  

集合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审定文字上的谬误与同异。唐.白居易〈策林二.三十一大官乏人〉:「秘著之宦,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也作「校雠」。

近义词

订正

职官名。宋代掌校订书籍的官吏。

英语 to collate

德语 Textkritik (S, Sprachw)​, vergleichen (V)​

法语 conciliation

网络解释

校勘

校勘,指校对勘正。对书本,报刊,文集等等的修正所必经的一些程序。

“校勘”的单字解释

】:[xiào]1.学校。2.军衔名。校官。在将之下,尉之上。[jiào]1.查对;订正:校对。2.对抗;较量:校场。
】:1.校订;核对:勘误。校勘。2.实地查看;探测:勘探。勘查。勘验。

“校勘”的近义词

“校勘”的相关成语

“校勘”的相关词语

“校勘”造句

这部书的校勘实在太差,再加以辗转传抄,以致于鲁鱼帝虎,错误百出。

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古代文獻學家對古籍所出現魯鱼亥豕的錯誤進行逐字校勘,目的無非在盡量恢復古書原貌。

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復古书原貌。

陆游多藏书、刻书,精于校勘、考证,所作藏书题跋极有文献价值,著述宏富。

惠栋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创始人。

他将金石学的研究与文字校勘相结合,为金石学的发展拓出了新路,也为校勘找到了一个极富于权威性的方法。

校勘学为学者编校文化遗产的书写文本提供诸项原则。

该书收罗宏富、校勘精良,为研究郑观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本文选取该书“降”等十条词语进行考释,涉及训治及校勘两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