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丹青

速览

“丹青”常见的意思如下:

名词义

  1. 丹砂和青雘(huò),可作颜料 丹砂即朱砂,呈红色;青雘是一种含铜的矿石,颜色青色,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颜料。例如“时更考校,则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以正直,报以福祉。’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涉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细竹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之苕不可靠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尺,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其茎非能长也,所生长之山高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使成其为贱役。其质非不美也,所渐之滫不可靠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择友,所防之祸不可不防也。积土成山, 得;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则千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食黄泉,用心一也;蟹有八只脚,两只大钳子,然而是非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功者,无赫赫之成。行衢道者无问津,将适焉, 可入之途也;射者之准,有司之正,有司之正,虽善射者也,然亦有不准之时;学者之求,有司之正,虽善学者也,然亦有不达之时。故曰:君子之求道也,必穷其源;小人之求道也,必得其末。君子之求道也,穷其源则其道可通;小人之求道也,得其末则其道不可通。道不可通,则其人不可用;其人不可用,则其行不可为;其行不可为,则其政不可举;其政不可举,则其国不可治;其国不可治,则其民不可安;其民不可安,则其君不可存。是故君子之求道也,必穷其源,其道可通,则其人可用,其行可为,其政可举,其国可治,其民可安,其君可存。是故君子之求道也,必穷其源,其道可通,则其人可用,其行可为,其政可举,其国可治,其民可安,其君可存。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是说古之学者,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品德和学问,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成长和提升;今之学者为人,是说今之学者,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古之学者为己,其心在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心在人。其心在己,则其学可成;其心在人,则其学不可成。其学可成,则其德可备;其学不可成,则其德不备。其德不备,则其行不可为;其行不可为,则其政不可举;其政不可举,则其国不可治;其国不可治,则其民不可安;其民不可安,则其君不可存。是故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区别在于其学习的目的不同,其学习的目的不同,则其学的结果不同,其学的结果不同,则其德的状态不同,其德的状态不同,则其行的表现不同,其行的表现不同,则其政的做法不同,其政的做法不同,则其国的治理不同,其国的治理不同,则其民的生活不同,其民的生活不同,则其君的存在不同。丹青之在笔,绘事之所用也。”这里明确提到丹青是绘画所用的颜料。

  2. 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由于丹砂和青雘是重要的绘画颜料,所以后来“丹青”就常用来指代绘画艺术。如“尤善丹青”就是特别擅长绘画的意思。又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句中,若要描述某人擅长绘画,可说成“其人尤善丹青”,以“丹青”指代绘画之事。

  3. 指史籍 古代丹册记勋,青册记事,所以“丹青”也可用来指代史籍。例如“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意思是在危难的时刻,一个人的气节就会显现出来,一一记载在史籍上。这里的“垂丹青”就是载入史册的意思,“丹青”表示史籍。

  4. 比喻坚贞 因为丹青之色不易褪去,所以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的品质。比如形容某人对爱情、对理想、对信念等的坚守如同丹青之色一般持久不变。如“心如丹青,矢志不渝”,就是说内心像丹青的颜色那样坚定,立志不会改变。

动词义

  1. 用颜料画画 例如“善丹青者,能绘世间万物。”就是说擅长用颜料画画的人,能够描绘世间的各种事物。这里的“丹青”作为动词,是画画的意思。

  2. 使……呈现丹青之色 如“欲丹青其壁,以增美观。”就是想要使墙壁呈现出丹青(颜料绘制)的那种颜色,来增加美观程度。这里“丹青”作动词,有使动的用法。

总体来说,“丹青”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主要围绕颜料、绘画、史籍以及比喻坚贞等方面展开。

详细释义

“丹青”的读音

拼音读音
[dān qīng]
汉字注音:
ㄉㄢ ㄑㄧㄥ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丹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丹青 dānqīng

[painting]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辞典解释

丹青  dān qīng  ㄉㄢ ㄑㄧㄥ  

丹砂和青雘。指绘画时所用的颜料。
《周礼.秋官.职金》:「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绘画。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

近义词

图画

丹青不易褪色,因以比喻明显。
《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帝乃与述书,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

丹,丹册,记载功勋。青,青史,纪录史事。丹青泛指史籍。
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英语 painting

法语 peinture

网络解释

丹青 (中国画的代名词)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音“霍”),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
如《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
古人把画家称为丹青手,把优秀画家称为丹青妙手,民间则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丹青比植物性颜料保存时间长,不易褪色,因此常用来比喻坚贞:丹青不渝。

“丹青”的单字解释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丹青”的近义词

“丹青”的相关成语

“丹青”的相关词语

“丹青”造句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即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对儿女无私的关爱…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夏天的晚霞像妙手绘制的丹青,精美绝伦。

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九月的轻风,像一个神奇的丹青妙手,泼墨出一帧多彩的图画:紫红的葡萄美若玛瑙,黄橙橙的柿子高挂树梢,金黄的玉米咧着嘴笑,洁白的棉花仰面欢歌,火红的枫叶沉醉了九月……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艺术家如陈丹青、陈冠中、蔡国强、徐冰等等屈指可数。他们需要才情兼备,或引领潮流,或坚韧,或才思敏捷,他们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奉献。同时他们的艺术作品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划时代意义。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纳兰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