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王孙

速览

“王孙”常见有以下几种意思:

1. 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例如:“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里的“王孙”可理解为出行之人,可能是贵族子弟身份,也泛指即将远行的人,带有一种离别的愁绪。

2. 泛指远游不归的人

如“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此处的“王孙”就借指离人、游子,不知其何时能归来,通过询问“归不归”来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之情。

3. 草名

也叫“牡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长椭圆形,有柄,花单生在茎顶,紫红色,果实球形,根可入药。不过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这种植物意义上的用法较为少见,主要还是前面两种指代人的用法居多。

详细释义

“王孙”的读音

拼音读音
[wáng sūn]
汉字注音:
ㄨㄤˊ ㄙㄨㄣ
简繁字形:
王孫
是否常用:

“王孙”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王孙 wángsūn

(1) [prince's descendant]∶王爵的子孙

(2) [young man]∶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辞典解释

王孙  wáng sūn   ㄨㄤˊ ㄙㄨㄣ  

贵族的子孙。
《西游记.第三七回》:「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

对他人的尊称。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司马贞索引引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
唐.王维〈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猴子的别称。
汉.王延寿〈王孙赋〉:「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
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猨、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

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植物名。百合科王孙属,多年生草本。叶四片,轮生于地上茎,其茎顶著一花,四瓣,色黄绿,根可入药。

复姓。如卫有王孙贾、楚有王孙由于。

网络解释

王孙 (汉语词语)

王孙,汉语词语,有贵族子弟等意思。
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之愿也。”
另指汉武帝宠臣韩嫣。《汉书·佞幸传》:“韩嫣字王孙,弓高侯穨当之孙也。”

“王孙”的单字解释

】:[wáng]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王。国王。女王。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王爵。亲王。王侯。3.首领;头目:占山为王。擒贼先擒王。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王。蚁王。王蛇。花中之王。5.辈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强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称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sūn]1.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3.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姓。[xùn]古同“”。

“王孙”的近义词

“王孙”的相关成语

“王孙”的相关词语

“王孙”造句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莺啭乔林鱼在藻。太液微波,绿鬥王孙草。南阙万人瞻羽葆。后天祝圣天难老。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