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伤寒

速览

“伤寒”有以下几种常见意思:

医学病症方面

  1. 狭义的伤寒
    •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等传播。临床上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为特征。病情较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2. 广义的伤寒
    • 泛指一切外感热病,古代中医典籍常这样使用该词。如《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医书中的“伤寒”,包含了多种因外感邪气而引发的发热性疾病,其范围比现代医学所指的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要宽泛得多,涉及感受不同季节的邪气(如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等)后出现的多种发热、不适等病症表现及辨证论治体系。

其他用法

  • 在文学作品等情境中,有时也可比喻因受到外界不良影响而身心受损等类似情况,如“伤寒了心”,这里并不是指真正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伤寒”来形象地表达心灵受到如寒冷般侵袭、伤害的感觉,是一种较为文学化、情绪化的表述。

详细释义

“伤寒”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āng hán]
汉字注音:
ㄕㄤ ㄏㄢˊ
简繁字形:
傷寒
是否常用:

“伤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酸痛,无汗脉紧等。

辞典解释

伤寒  shāng hán  ㄕㄤ ㄏㄢˊ  

中医上指外感热病的总称;亦指受了风寒而引起的病。

病名。病原体为沙门氏伤寒杆菌,可经由饮水或食物传染。潜伏期约为两周,症状为发烧、头痛、发冷、腹痛、便秘或腹泻、脉搏缓慢,甚至出现肝脾肿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肠胃出血、肺炎等并发症。
也称为「肠伤寒」。

网络解释

伤寒 科普中国

伤寒杆菌造成之伤寒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伤寒”的单字解释

】: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伤寒”的相关词语

“伤寒”造句

张仲景虽然死了,但他的伤寒论著薪火相传,泽及后人。

冷水洗脸,预防伤寒;温水刷牙,牙齿喜欢;清粥养胃,冬季多食;滋润脏腑,保暖排毒;睡前沐浴,促进循环。愿你一冬康健。

已经多年绝跡的伤寒,竟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冷水洗脸,预防伤寒;温水刷牙,牙齿喜欢;清粥养胃,冬季多食;滋润脏腑,保暖排毒;睡前沐浴,促进循环;血流畅通,一冬康健。

他五岁时候,生了一场伤寒病,变成了聋子。

我的父亲刚从伤寒病中复原。

另外,该方法也能检测出与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有共同抗原的沙门氏菌感染产生的抗体。

鉴于人们开始反对使用一线和二线抗生素治疗伤寒肠热病,因此抗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沙门氏杆菌的二价疫苗将有利于控制这种疾病。

实验室检测结果:血液及肛拭标本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血清肥达氏试验特异性“O”抗体阳性,“H”抗体阳性。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