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衣冠

速览

“衣冠”有以下几种常见意思:

名词义

  1. 衣服和帽子
    • 泛指穿戴,侧重指外在的服饰。例如“衣冠楚楚”,形容人穿戴整齐、漂亮。
    • 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如《史记·管晏列传》:“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这里的“衣冠”就是指士大夫的服饰,进而指代晏子的身份地位。
  2. 代称缙绅、名门世族
    • 因古代士大夫等有身份地位的人注重衣冠穿戴,所以“衣冠”也用来借指这些有身份的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家族等。比如“衣冠之族”就是指缙绅、世族等名门望族;“衣冠南渡”中的“衣冠”也是指代中原的世家大族、士大夫等阶层,说他们在西晋末年大规模南迁。

动词义

  1. 穿衣戴帽
    • 作为动词使用时,表示穿戴的动作。如“衣冠而见之”,就是指穿戴好衣帽然后去见某人。

详细释义

“衣冠”的读音

拼音读音
[yì guān]
汉字注音:
ㄧˋ ㄍㄨㄢ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衣冠”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衣冠 yīguān

(1)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

(2) [dress]∶服饰

衣冠不整

(3) [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辞典解释

衣冠  yī guān  ㄧ ㄍㄨㄢ  

衣服和帽子。
《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儒林外史.第一回》:「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

搢绅、名门世族。
《文选.沈约.奏弹王源》:「自宋氏失御,礼教雕襄,衣冠之族日失其序。」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英语 hat and clothes, attire

法语 chapeau et vêtements, tenue vestimentaire

网络解释

衣冠

衣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 guān,指衣服和帽子;缙绅、名门世族。见《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

“衣冠”的单字解释

】:[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衣冠”的相关成语

“衣冠”的相关词语

“衣冠”造句

脱了衣服我是禽兽,穿上衣服我是衣冠禽兽!

以铜为镜,正人正己正衣冠;以廉为荣,兴党兴国兴天下。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管仲 

一表人才,文质彬彬,衣冠楚楚,风华月貌。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