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括”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jiǎn kuò]
- 汉字注音:
- ㄐㄧㄢˇ ㄎㄨㄛˋ
- 简繁字形:
- 撿括
- 是否常用:
- 否
“捡括”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法度。 2.稽查。 3.搜括。网络解释
“捡括”的单字解释
【捡】:拾取:捡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因小失大)。
【括】:[kuò]1.扎;束:括约肌。2.包括:总括。概括。3.对部分文字加上括号:把这几个字用括号括起来。4.姓。[guā]见〖挺括〗。
“捡括”同“检括”,常见有以下几种意思:
在古代,该词常用来表示对人或事物进行仔细的查核、清点。例如对户口、土地等进行清查登记。《后汉书·顺帝纪》:“其令 荆 、 豫 、 兗 、 冀 四州比年水潦,多伤农功,其令所伤郡国皆种芜菁,以助人食。 若有貧困不能自存者,郡县为收敛之。 其有流移者,皆著所在县名,令长吏检括,无令漏脱。” 这里“检括”就是清查流民情况,防止遗漏的意思。
表示对行为、言语等加以限制,使其符合一定规范。如《魏书·源贺传》:“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輒自奋击,帝深诫之,而不已。又上言:‘北狄悍愚,同於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内逼。又贺都督三道诸军,检括诸夷,凡所虏获,分给将士,自此之后,诸夷震惧,各求安堵。’”其中“检括诸夷”有约束、管束这些少数民族之意,让他们遵守一定秩序。
指把分散的东西收集、聚合在一起。比如在文献整理、物品收集等场景中会用到这个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