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龆龀

速览

“龆龀”(tiáo chèn )指儿童换牙,也代指童年或儿童时期。

“龆”是指儿童换牙,即乳牙脱落,长出恒牙;“龀”同样指儿童换牙的阶段。在古代文献中常用“龆龀”来描述人年幼的时光。例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其中“龆龀”处可理解为在儿童时期就应该重视学习。

详细释义

“龆龀”的读音

拼音读音
[tiáo chèn]
汉字注音:
ㄊㄧㄠˊ ㄔㄣˋ
简繁字形:
齠齔
是否常用:

“龆龀”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亦作"龆齓"。 2.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龆﹐通"髫"。 3.借指孩童。

辞典解释

龆龀  tiáo chèn  ㄊㄧㄠˊ ㄔㄣˋ  

儿童乳齿脱落,更换新齿的年纪。即童年。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未逾龆龀,已议论天下事。」也作「龆年」。

稚龄孩童。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将俺一家儿不留一个龆龀,待从军又怕辱没了家门。」

网络解释

龆龀

龆龀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指孩童、垂髫换齿之时。

“龆龀”的单字解释

】:儿童换牙:龆年(童年)。龆龀(指童年或儿童)。
】:小孩子换牙(乳牙脱落,长出恒牙)。

“龆龀”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