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词典

北伐

速览

“北伐”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由南向北进行的大规模军事征讨行动,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几次: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理想,在刘备去世后,多次率领蜀军从汉中出兵,向曹魏占据的关中及陇右地区发动进攻。其目的一方面是企图拓展蜀汉的生存空间,获取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是以攻为守,通过主动出击来打乱曹魏的军事部署,维护蜀汉政权的稳定。

东晋时期祖逖北伐、桓温北伐等

  • 祖逖北伐:东晋初期,祖逖率领军队北伐中原。他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自行招募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使北方的一些坞堡势力纷纷归附,但最终因东晋朝廷内部矛盾等因素,未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 桓温北伐:东晋权臣桓温多次组织北伐。他的北伐有其政治野心的因素,想通过建立战功来提升自己的威望,进而掌控更多权力。桓温曾几次出兵,取得过一些战果,如攻克洛阳等,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如后勤补给困难、东晋朝廷内部掣肘等,未能彻底实现收复北方大片领土的目标。

南宋时期岳飞北伐等

南宋初期,岳飞等将领领导的北伐作战。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多次取得辉煌胜利,其北伐旨在收复被金兵侵占的北宋故土,迎回徽钦二帝,解除金兵对南宋的威胁。岳飞的军队作战勇猛,如郾城大捷等战役重创金兵,但最终因南宋朝廷主和派的阻挠,以宋金议和而告终,岳飞本人也被秦桧等奸臣陷害。

民国时期的北伐战争

这是指1926年至1928年间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国民革命军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以蒋介石为总司令,从广东出发,兵分多路向北进军,先后击败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北伐”一词基本围绕着从南方地区出发向北进行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征伐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目标和军事形势紧密相关。

详细释义

“北伐”的读音

拼音读音
[běi fá]
汉字注音:
ㄅㄟˇ ㄈㄚ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北伐”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北伐”的单字解释

】:[běi]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bèi]古同“”,违背,违反。
】: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北伐”的相关成语

“北伐”的相关词语

“北伐”造句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那位年轻的国王为了国家的稳定亲自率军北伐,剿灭叛军。

摘要诸葛亮北伐问题历史上一向争议很大,进而对诸葛亮的才能问题也众说纷纭。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北伐战争时期,几支军阀武装中原逐鹿,使百姓深受其苦。

无论是苻坚的执意南征,还是东晋南朝的多次北伐,都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

学界一般认为元嘉北伐导致了北强南弱的形势,这个结论有些片面。

北伐战争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应该刻板地抄用,因为我们现时战争的情况已经变化了。

广东人民在北伐战争开始前,积极敦促国民政府早日出师北伐。

予、鲁少飞等曾投身到北伐军中,从事漫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