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议论文:苦乐辩证800字作文
初一议论文:苦乐辩证 800 字作文
究竟什么是苦,什么又是乐?老子曾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苦与乐恰似一对孪生兄弟,相继诞生,结伴同行。
所谓“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无不在阐释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人生哲理,幸运与不幸往往仅有一步之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环境由心而生,苦乐系于一念之间。
古时陶渊明,于他而言,为官最为痛苦。数次出仕又数次归隐,最终回归田园,以“于田头荷锄,在东篱采菊”为乐,一生悠然惬意,不慕荣华名利,却为后人留下千古美谈以及绝妙文章。而自古代至今朝,又有多少人前赴后继,苦于追逐名利。对他们来说,篡夺名利方才堪称人生的一桩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曾一度被视作人生最为得意之事。苦与乐,不过是因人而异罢了。
孔子曰:“无入而不自得”。意思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没有不自由自在的。这乃是一种境界。安于贫困、坚守道义者如颜回,饮食简单、饮水瓢饮,却依旧不改其乐。潇洒自在、怡然自得,不认为苦,反而以之为乐者更有陶潜笔下的五柳先生。不忧惧贫贱,不热衷于富贵。举酒畅怀赋诗,以愉悦其志趣。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瓢常是空的,却依然以写文章自我娱乐。常人眼中的苦中作乐大抵如此了。
我等平凡之人纵然难以如同古人那般超脱飘逸,亦达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却也完全不必发出“人生苦短,姑且对酒当歌”的哀叹。知足便能常乐。纵然无法左右天气,却能够改变心情;虽不能事事如意,但能够事事尽力。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坦然,减少些欲望,增添些从容。人生或许也能够恰似闲庭信步般惬意。
“怀良辰而独自前往,或扶杖而耕耘播种”。做人的至高境界,莫过于始终保持一种坦然积极的心态。生命精彩与否全在于自己的缔造之中,人生已然苦短,又何必让旅程更加苦涩?“你哭,独自一个人哭,你笑,世界与你一同笑。”何不快快乐乐地面对生活,与世界一同欢笑,在苦中寻乐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