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o
部首:亻
笔画:9
〔保〕字拼音是(bǎo),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9画。
〔保〕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呆”,五行属水。
〔保〕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是背子于背。
〔保〕字仓颉码是ORD,五笔是WKSY,四角号码是26294,郑码是NJF,中文电码是0202,区位码是1703。
〔保〕字的UNICODE是U+4FD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445,UTF-32:00004FDD,UTF-8:E4 BF 9D。
〔保〕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562,属常用字。
①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②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持。~洁。~质。~墒。
③负责。~证。~荐。~修。~险。确~。担~。
④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⑤旧称佣工。酒~(酒店服务人员)。佣~。
⑥姓。
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同本义。
carry on one's back;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 唐兰《殷墟文字记》
3.护养;育。
bring up;
保,养也。 —— 《说文》若保赤子。 —— 《书·康诰》保抱携持厥妇子。 —— 《书·召诰》长之养之,如保赤子。 —— 《荀子·议兵》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 —— 《孟子·藤文公上》
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4.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天地格保。 —— 《书·召诰》
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5.保护;保全;守住。
protect; defend; guard;
父子相保全。 —— 《淮南子·人间训》少有强者不可保。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有朕位几不保。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6.保持。
keep; preserve; maintain;
至今保藏。 —— 沈括《梦溪笔谈》
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7.保证;担保。
guarantee; ensure;
保为将军破之。 —— 《资治通鉴》
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8.占有;拥有。
possess;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 —— 晁错《论贵粟疏》
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9.保举;保荐。
recommend;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 《水浒传》
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10.依靠;仗持。
depend on;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 《左传·僖公二十年》
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名词
1.保育幼儿的妇女。
nurse;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 —— 《礼记·内则》
2.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swaddling clothes;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 —— 《书·召诰》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 《礼记·月令》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 —— 《后汉书·桓郁传》
3.作保证的人。
guarantor;
然后导以取保。 —— 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4.服务人员 。
owner;
酒保
5.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
bao;
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6.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small city;
南山是保。 —— 《诗·大雅·崧高》焚我郊保。 —— 《左传·襄公八年》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 —— 《礼记·檀弓下》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 —— 《庄子·盗跖》
7.通“宝”。珍贵之物。
treasure;
展九鼎保玉。 —— 《史记·周本纪》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 —— 《淮南子·俶真》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