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字典

"笞"的拼音、部首及解释

笞

拼音:chī

部首:⺮

笔画:11

字属性

  • ⺮部
  • 11画
  • 5画
  • 上下结构
  • 形声字
  • TCKF
  • HIR
  • MZJ
  • 88603
  • 4565
  • 8355
  • U+7B1E
  • 撇、横、点、撇、横、点、撇折、点、竖、横折、横
  • 抬 、 𢲹 、 𣘜

字概述

〔笞〕字拼音是(chī),部首是⺮部,总笔画是11画

〔笞〕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台”,五行属木。

〔笞〕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台声。本义是用竹板、荆条击。

〔笞〕字仓颉码是HIR,五笔是TCKF,四角号码是88603,郑码是MZJ,中文电码是4565,区位码是8355

〔笞〕字的UNICODE是U+7B1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518,UTF-32:00007B1E,UTF-8:E7 AC 9E。

〔笞〕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903

〔笞〕字异体字是𢲹𣘜

字笔顺

  • 1
  • 2
  • 3
  • 4
  • 5
  • 6
  • 撇折 7
  • 8
  • 9
  • 横折 10
  • 11

字的解释

chī

基本解释

用鞭杖或竹板打。鞭~。

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刑。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竹,台声。本义:用竹板、荆条击) 用鞭、杖、竹板抽打。

flog; beat with bamboo cane or wooden stick;

笞,击也。 —— 《说文》笞者可以教之也。 —— 《汉书·刑法志》捶笞膑脚。 —— 《荀子·正论》

笞楚(笞是竹片,楚是荆条。用竹片荆条等物责打);笞挞(用板子、棍子拷打);笞服(拷打而使屈服)

名词

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

flog;

笞杖(笞刑用的木杖);笞决(用刑决狱)

字翻译

  • 英语 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
  • 法语 bâton en bambou, léger, frapper du bambou (5 degrés de 10 à 60 coups)​

字组词

  • 天下
  • 鞭麟
  • 杖徒流
  • 凤鞭鸾
  • 妇翁
  • 鸾凤
  • 天下
  • 鞭麟
  • 鞭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