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
部首:阝
笔画:16
①低湿的地方:“山有榛,~有苓”。
②新开垦的田。
名词
1.形声。阜:土山,与土地有关。本义:低湿之地。
2.{同本义}。
swamps;
隰,阪下湿也。 —— 《说文》下湿曰隰。 —— 《尔雅·释地》。李注:“谓土地窊下常阻洳,名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 《公羊传·昭公元年》原隰底绩。 —— 《书·禹贡》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 《周礼·大司徒》牧隰皋。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湿。”平原之隰。 —— 《管子·形势》。注:“下泽也。”丘隰水潦。 —— 《淮南子·时则》山有榛,隰有苓。 —— 《诗·邶风·简兮》南望原隰。 —— 清· 袁枚《祭妹文》
隰草(低湿地方所生长的草);隰皋(水边低洼,生长牧草的地方)
3.新开垦的田地。
newly cultivated farm;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 《诗·周颂·载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