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字典

"橐"的拼音、部首及解释

橐

拼音:tuó

部首:木

笔画:16

字属性

  • 木部
  • 16画
  • 12画
  • 上中下结构
  • 形声字
  • GKHS
  • JBMRD
  • AJGF
  • 50904
  • 2891
  • 7350
  • U+6A50
  • 横、竖、横折、横、竖、点、横撇/横钩、横、撇、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 槖 、 𡇈 、 𢄿 、 𢅍 、 𤄄

字概述

〔橐〕字拼音是(tuó),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橐〕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𰀉、冖、䂞”,五行属火。

〔橐〕字仓颉码是JBMRD,五笔是GKHS,四角号码是50904,郑码是AJGF,中文电码是2891,区位码是7350

〔橐〕字的UNICODE是U+6A5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216,UTF-32:00006A50,UTF-8:E6 A9 90。

〔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6066

〔橐〕字异体字是𡇈𢄿𢅍𤄄

字笔顺

  • 1
  • 2
  • 横折 3
  • 4
  • 5
  • 6
  • 横撇/横钩 7
  • 8
  • 9
  • 10
  • 横折 11
  • 12
  • 13
  • 14
  • 15
  • 16

字的解释

tuóㄊㄨㄛˊ

基本解释

口袋。负书担~。

〔~驼〕即“骆驼”。

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槖省,石声。

2.同本义。

hollow bag open on both ends;

槖,囊也。 —— 《说文》。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宁子职纳槖饘焉。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 《诗·大雅·公刘》负书担橐。 —— 《战国策·秦策》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卬家将军以为(张) 安世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数十年。 —— 《汉书·赵充国传》。 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橐金数千。 —— 清· 张廷玉《明史》

3.鼓风吹火器。

air-blower;

具炉橐,橐以牛皮。 —— 《墨子·备穴》

象声词

象声词 。

sound of leather shoes;

橐橐的皮鞋声。

动词

通“”,依附 rely on重争士橐。(指依附诸侯或卿大夫。)——《韩非子·五蠹》

字翻译

  • 英语 a sack, a bag opening at both ends
  • 德语 (an beiden Enden offener)​ Sack (S)​, Blasrohr (S)​, entlassen, Sack (S)​, Kamel (S)​, Geräusch des Stampfens
  • 法语 sac

字组词

  • 甲束兵
  • 驼之技
  • 萧然
  • 如洗
  • 充盈
  • 累累
  • 萧瑟
  • 簪笔
  • 鞬相随
  • 甲束兵
  • 泉宫
  • 驼之技
  • 陆贾分
  • 簪笔
  • 稛载
  • 持筹
  • 充盈
  • 累累
  • 萧然
  • 萧瑟
  • 籯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