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字典

"衽"的拼音、部首及解释

衽

拼音:rèn

部首:衤

笔画:9

字属性

  • 衤部
  • 9画
  • 4画
  • 左右结构
  • 形声字
  • PUTF
  • LHG
  • WTMB
  • 32214
  • 5910
  • 8137
  • U+887D
  •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横、竖、横
  • 祍 、 袵 、 𢂧 、 𧙨

字概述

〔衽〕字拼音是(rèn),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9画

〔衽〕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壬”,五行属金。

〔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壬声( rén )。本义是衣襟。

〔衽〕字仓颉码是LHG,五笔是PUTF,四角号码是32214,郑码是WTMB,中文电码是5910,区位码是8137

〔衽〕字的UNICODE是U+887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941,UTF-32:0000887D,UTF-8:E8 A1 BD。

〔衽〕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361

〔衽〕字异体字是𢂧𧙨

字笔顺

  • 1
  • 横撇/横钩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字的解释

rènㄖㄣˋ

基本解释

衣襟:“连~成帷”。敛~。

衣袖。

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席。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衣,壬声( rén )。本义:衣襟。

2.同本义。

front of a garment;

衽二尺有五寸。 —— 《仪礼·丧服记》再拜稽首以衽受。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楚必敛衽而朝。 —— 《汉书·张良传》

衽左(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衽服(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衽发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3.指床草席。

sleeping mat;

御衽于奥。 —— 《仪礼·士昏礼》。注:“卧席也。”衽席床第。 —— 《周礼·王府》

衽席(床褥与莞簟);衽席之上(比喻安全舒适的地方)

4.袖子。

sleeve;

衽,袖也。 —— 《广雅》文伯引衽攘捲而亲馈之。 —— 《列女传》

5.下裳。

trousers;

终岁御,衣衽不敝。 —— 《周礼》。郑玄注:“衽谓裳也。”

6.古时连接棺盖与棺木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名为小腰,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

coffin wedge;

君盖用漆,三衽三束。 —— 《仪礼·丧大记》

动词

1.睡卧。

lie;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衽金革(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

2.整理衣襟。

put one' s clothes in order;

正冠则缨绝,衽襟则时见。 —— 《新序》

字翻译

  • 英语 lapel; hidden lapel of coat

字组词

  • 被发左
  • 披发左
  • 成帷
  • 扱囊括
  • 革枕戈
  • 出于水火,登之
  • 拔诸水火,登于
  • 抭囊括
  • 革枕戈
  • 金革
  • 席不修
  • 扱囊括
  • 席无辨
  • 席无辩
  • 席无别
  • 席之爱
  • 席之好
  • 席之嫌
  • 错臂左
  • 怀
  • 被发左
  • 披发左
  • 诎缨插
  • 成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