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汉语字典

"捕"的拼音、部首及解释

捕

拼音:bǔ

部首:扌

笔画:10

字属性

  • 扌部
  • 10画
  • 7画
  • 左右结构
  • 形声字
  • RGEY 86 、 RSY 98
  • QIJB
  • DFB
  • 53027
  • 2198
  • 1822
  • U+6355
  • 横、竖钩、提、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点
  • 抓 、 捉 、 逮

字概述

〔捕〕字拼音是(bǔ),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0画

〔捕〕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甫”,五行属水。

〔捕〕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是捕捉,捉拿。

〔捕〕字仓颉码是QIJB,五笔是RGEY86,RSY98,四角号码是53027,郑码是DFB,中文电码是2198,区位码是1822

〔捕〕字的UNICODE是U+635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29,UTF-32:00006355,UTF-8:E6 8D 95。

〔捕〕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783,属常用字

〔捕〕字的近义词是抓、捉、逮,反义词是

字笔顺

  • 1
  • 竖钩 2
  • 3
  • 4
  • 5
  • 横折钩 6
  • 7
  • 8
  • 9
  • 10

字的解释

ㄅㄨˇ

基本解释

捉,逮。~捉。~获。~杀。巡~。缉~。~风捉影。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2.同本义。

catch; arrest;

捕,取也。 —— 《说文》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灌夫传》吏无追甫之苦。 —— 《汉书·韩延寿传》变斗杀伤捕伍邻。 —— 《急就篇》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史记·吴王濞列传》捕鼠不如狸狌。 —— 《庄子·秋水》捕影而视之。 —— 《周髀算经》武陵人捕鱼为业。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捕者既不至。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而吾以捕蛇独存。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3.追寻,搜寻。

seek;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诏使孺卿逐捕。 —— 《汉书·李广苏建传》

捕援(索求推举)

名词

1.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

policeman;

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2.姓。

字翻译

  • 英语 arrest, catch, seize
  • 法语 attraper, saisir, prendre, capturer

字组词

  • 风捉影
  • 望风
  • 掩目
  • 闭口
  • 风弄月
  • 螳螂
  • 螳螂蝉,黄雀在后
  • 螳螂
  • 影系风
  • 捉影
  • 握风
  • 系风
  • 掩眼
  • 追风
  • 风系影
  • 影拿风
  • 抟空
  • 捉风
  • 捉风
  • 驱骥
  • 令骥
  • 寻风
  • 系风
  • 风捉影
  • 风弄月
  • 风系影
  • 鲸船
  • 望风
  • 闭口
  • 公判
  • 使臣
  • 令骥
  • 潢池
  • 驱骥
  • 螳螂
  • 螳螂
  • 抟空
  • 握风
  • 系风
  • 系风
  • 寻风
  • 分府
  • 掩目
  • 掩眼
  • 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