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铸
[元]耶律铸:元代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
耶律铸(1221年-1285年),字成仲,号双溪,又曾自号独醉道者、四痴子、北山逋客、白莲居士。他是契丹族人,祖籍义州弘政(今辽宁北镇),为辽太祖长子耶律倍九世孙,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孙,中书令耶律楚材的次子,其母为苏轼四世孙威州刺史苏公弼之女。
耶律铸生于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的途中(可能是撒马尔罕一带),自幼聪敏好学,秉承家学,崇尚儒学,善于赋诗属文,更擅长骑射。十三四岁时就能写出水平很高的诗作,受到元好问等人的赞誉。1226年,他随耶律楚材东归,师从当时的诗人李微学习儒家经典和写诗。1244年,耶律楚材去世,耶律铸继承父亲的职衔,时年二十三岁,受命领中书省诸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善政之可行者八十一事以进。
在军事上,耶律铸也表现出卓越的才能。1258年,他跟随宪宗蒙哥攻打南宋,屡出奇计,攻克城邑,深受蒙哥大汗器重。宪宗九年(1259年),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时身亡,几个王爷争夺汗位。耶律铸坚决支持忽必烈当大汗,并在忽必烈即位后屡建奇功。中统元年(1260年),他丢弃了妻子独自赶来燕京支持忽必烈,献上诸多策略,助其击败阿里不哥。此后,他历任中书左丞相、平章政事等要职,参与对南宋的战争,监修国史,是元朝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耶律铸的诗学中晚唐,工于造境写意,总体上呈现流畅、清新的风格,七绝时有佳作名句。他精通音乐,曾领衔制成“大成乐”,所以其乐府诗与词在当时可入乐歌唱。其诗文作品数量很多,年轻时就有《双溪小稿》刊刻印刷。从残存的《永乐大典》来看,他应该还有《双溪醉隐前集》等集子,但目前均已亡佚。他的诗歌记述了蒙元初期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背景下政局动荡、征战频繁的时局状况,也反映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仕人、文人的心态和思想状况。
然而,耶律铸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不纳职印、受到罪犯阿里沙的牵连等多次被罢免相位,但又在忽必烈的支持下多次复职。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耶律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后世赠推忠保触宣力佐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懿宁王,谥文忠。
耶律铸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元朝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和诗文作品对于了解当时的名物史地以及蒙元初期的政治、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