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翥
[宋]高翥,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与画家,其生平与艺术成就丰富多彩,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他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
二、生平经历
高翥自幼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志向,不屑于科举考试,终生未入仕途,以布衣身份终老。他游荡江湖,专注于诗歌创作,同时其画作也极为出色。
高翥的晚年生活颇为贫困,没有固定的居所和土地。他在上林湖畔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草屋,小得仅能容身,自署名为“信天巢”。这种随遇而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72岁那年,高翥在游历淮河时染病,最终在杭州西湖畔去世。他的离世,或许正应了他与湖山长伴的心愿。
三、艺术成就
高翥是江湖诗派中较有才情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善于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寻常的景色和人物,充满了民歌风味。他的《秋日田父辞二首》写农村风俗,语言朴素自然;《春情四首》则如民间情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的《无题》诗也写得与竹枝词相仿佛,如:“风竹萧萧淡月明,孤眠真个可怜生。不知昨夜相思梦,去到伊行是几更?”
他擅长以平易自然的诗句写出寻常不经意的景色,如“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晓出黄山寺》),把草色和溪流、菜花和杨柳这些常见的景物写得相映成趣。而他的《多景楼》则以深秋晚景衬托故国之思,笔致雅淡,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除了诗歌创作外,高翥的画作也极为出色。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他的作品大多已经失传。但从他流传下来的诗歌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著作与影响
高翥的著作有《菊磵小集》、《南宋群贤小集》、《信天巢遗稿》等。其中,《菊磵小集》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集之一,被《四库全书》等典籍收录并流传至今。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朴素自然,深受读者的喜爱。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总的来说,高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歌和画作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