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镇成
[元]元代诗人黄镇成详细介绍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出生于福建邵武县,生活在一个由盛转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时代。黄镇成自幼笃志力学,博览群书,深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希望通过读书出仕,为国为民一展抱负。然而,延祐年间(1314-1320),他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第,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从此心灰意懒,无意功名,转而向往大自然和隐居生活。
落第后,黄镇成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在游历过程中,他写下了大量的诗作,这些诗作大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新自然,细腻入微,后人评价他有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诗风。他的代表作如《东阳道中》一诗,紧扣道中所见的日暮景色,苍烟、斜日、野碓、小桥、乌桕,勾勒出一幅江南山村的风景画,引人入胜。
元至正间(约1341年),黄镇成归故里,在城南构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无意仕途。朝廷闻其贤名,部使者屡荐之,但他均未赴任。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又荐他任江西路儒学提举,命刚下而卒,享年七十五岁。朝廷集贤院谥号“贞文处士”。
黄镇成的诗作不仅限于山水田园,他还写下了许多反映人民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如《城西纪事》、《从军行》、《五月调兵赴绥阳》等诗,秉笔直书,揭露和鞭挞了统治者穷兵黩武带给人民的疾苦。这些诗作在元代诗坛上独具魅力,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展现了黄镇成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黄镇成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他的诗作清新自然,平易通俗,不事雕琢,喜作组诗。他的山水田园诗约占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刻画山水景物,描写自然风光,讴歌闲适生活。他的题画诗内容广泛,涉及草木画、人物画、鸟兽画、山水画等。他的述怀诗多感叹生命易逝,表达对时光催人老的无奈,也抒写林野山居的自适和保守坚贞气节的情怀。他的讽喻诗则打破元代“鸣太平之盛”的风尚,对上层统治者的广伐征战进行揭露,着力展现民生疾苦。
除了诗歌创作,黄镇成在经史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周易通义》、《中庸章旨》、《性理发蒙》等著作。其中,《秋声集》是他的代表作,收录诗歌294首,整体上呈现出自然隽秀、清新刻露的特点。这部诗集奠定了他在元朝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当时全国知名的诗人之一。
总的来说,黄镇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他的诗歌创作和学术成就为元代诗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虽然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在后世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但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