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者 虞世基
虞世基

虞世基

[隋]

虞世基,字懋世,是中国隋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的哥哥。他出生于慈溪鸣鹤(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生活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虞荔曾任陈国太子中庶子,叔父虞寄也是陈朝的太中大夫、戎昭将军,均名重一时。虞世基自幼沉静,喜怒不形于色,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

虞世基在陈国时便开始其仕途,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事,后来历任祠部殿中二曹郎、太子中舍人、尚书左丞等职。陈国灭亡后,他进入隋朝,初为通直郎,直内史省。他因作五言诗以见意,情理凄切,被世人认为工于诗文,不久便被拜为内史舍人。

隋炀帝即位后,十分器重虞世基的才华,又因他的言辞多合帝意,对他十分亲信,使他专典机密,与苏威、宇文述、裴矩、裴蕴等人一起参掌朝政。大业八年(612年),虞世基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并曾随炀帝出征高丽。

然而,虞世基的性格和命运也在隋朝末年的动荡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个能直言进谏的臣子,比如建议皇帝重赏将士、暂停讨伐辽东的战事等,都是正确的主张。然而,当高颎、张衡等因直谏而相继被杀后,他惧祸及己,开始变得唯诺取容,不敢再向皇帝进谏。他甚至在隋炀帝听不进任何谏言后,一味奉承,欺上瞒下,专干报喜不报忧的勾当。

虞世基在内史侍郎任内,与牛弘、苏威、宇文述等六人共同参与吏部选官,时人谓之“选曹七贵”。在这七人中,虞世基有专断之权,并借此收受贿赂。他的生活也变得豪奢无比,纵妻、子娇淫,鬻官卖狱,为时人所讥。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杀隋炀帝,虞世基也同时遇害。他的弟弟虞世南曾欲代兄受死,但未能如愿。虞世基的一生,可以说是隋朝末年政治腐败和动荡的缩影。他原本是一个有才干的臣子,但在乱世中却未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最终走上了腐败和灭亡的道路。

总的来说,虞世基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命运的人物。他既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一面,又有贪腐堕落、唯诺取容的一面。他的命运也反映了隋朝末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