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者 黄公望
黄公望

黄公望

[元]

黄公望:元代绘画巨匠与“元四家”之首

黄公望(1269-1354年,一说1358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年又称井西道人,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被誉为“元四家”之首。他出生于江浙行省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后因过继给永嘉府平阳县(今浙江温州平阳)的黄氏,改姓黄,名公望,并居于虞山小山。

早年经历

黄公望自幼聪慧好学,但命运多舛。七八岁时,家乡常熟沦陷,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后被寓居常熟的温州人黄乐收为义子。据《录鬼簿》记载,黄公望在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被称为“神童”。他虽自幼享有才名,却一直没能步入官场。直到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他才得到浙西廉访使徐琰的赏识,在徐手下充当一名书吏。然而,好景不长,因徐琰入京为官,黄公望也随之失去依靠。

延祐二年(1315年),黄公望因卷入一场政治风波而被捕入狱,时年47岁。这一年,元朝举行了第一次开科取士,他的好友杨载考中进士,而黄公望却因身陷囹圄失去了这次机会。这次打击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狱后,他一度卖卜为生,并开始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

绘画成就

黄公望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独特,被誉为“元四大家”之一。他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并得赵孟頫指授。他的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他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黄公望的代表作品包括《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和《天池石壁图》等。其中,《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这幅作品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山水景色,构图巧妙,笔墨运用自如,展现了黄公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天赋。

文学与社交

黄公望不仅擅长绘画,还擅书能诗。他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在绘画之余,他还广泛结交社会各界名流,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隐逸之士和佛道两教的高人。他与曹知白、倪瓒、王蒙等大画家切磋绘事,互相题赠,并合作山水画。同时,他还与当时的名士杨维桢、张雨、杨载等诗文相唱和,形成了广泛的社交网络。

晚年生活与逝世

黄公望晚年云游四方,遍历名山大川,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最终在富春江畔结庐隐居,度过了晚年。至正十四年(1354年),黄公望逝于富春江边上的小洞天,享年86岁(一说85岁)。他的逝世标志着元代山水画的一个高峰的结束,但他的作品和艺术风格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公望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构图巧妙、笔墨运用自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他的奇闻轶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被广泛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