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贲
[元]徐贲:元末明初的杰出画家、诗人与书法家
徐贲(1335-1380或1393年),字幼文,号北郭生,是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出生于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后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并在此地度过了他大部分的创作生涯。徐贲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被誉为“吴中四杰”之一,同时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生平经历
徐贲早年间曾是张士诚的抗元僚属,张士诚死后,他与张羽避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七年(1374年),徐贲被荐入朝,洪武九年(1376年)春,他奉使晋、冀,并授给事中。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然而,洪武十一年(1378年),大军征讨洮岷时,因军队过境时犒劳失时,他被下狱。洪武十三年(1380年),徐贲以“犒师不周”的罪名被处死,但也有说法认为他卒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艺术成就
徐贲在诗、画、书三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他善于作诗,著有《北郭集》六卷,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在绘画方面,徐贲擅长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笔墨清润,亦精墨竹。他的山水画继承了董源、巨然的传统,笔墨苍润秀逸,用笔介于黄公望、王蒙之间,山石多作披麻皴,皴擦并用,刚柔相济。他的画作《蜀山图》《秋林草亭图》等均为传世之作,其中《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外,徐贲的小楷法钟兼虞,秀整端慎,不为沓拖自恣。其草书雄紧跌宕,出入旭、秦,无不淋漓快健。
代表作品
徐贲的代表作品有《北郭集》《蜀山图》《秋林草亭图》等。《北郭集》是他诗作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他的大量诗作,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成就。《蜀山图》和《秋林草亭图》则是他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赏析
徐贲的诗歌常常带有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思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变迁的反思。例如,《雨后慰池上芙蓉》一诗通过雨后池塘芙蓉的孤寂之美,描绘了秋日淡薄的哀愁,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而《狮子林竹下偶咏》则展现了徐贲在苏州狮子林中所感受到的悠然宁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结语
徐贲作为元末明初时期的杰出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画作笔墨苍润、秀逸灵动;他的书法雄紧跌宕、淋漓快健。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