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题周仲杰古泉

题周仲杰古泉

闻说东园好,渐江暗发源。 凿池疏地脉,叠石种云根。 涤研鱼鳞动,烹茶蟹眼温。 欲知隐者乐,何日扣柴门。

译文

听说东园景色优美,渐渐靠近江边而发展。开凿池塘疏通地理脉络,堆叠山石种植云根。砚台被洗涤时如同鱼鳞般泛着水光,烹茶时水如蟹眼般沸腾。想要知道隐者的快乐,何时能敲响隐者那简陋的柴门呢?

赏析

《题周仲杰古泉》一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隐逸生活画卷。开篇“闻说东园好,渐江暗发源”,诗人以听闻为引,既点明了东园的所在——其美好源自于渐江之畔的幽远与深邃,又巧妙地激发了读者对东园的好奇与向往。渐江,作为自然的象征,其“暗发源”三字,不仅描绘出水源的神秘莫测,也暗示了东园之美的内敛与不凡。

接下来,“凿池疏地脉,叠石种云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东园内的景致。通过“凿池”与“疏地脉”,展现了人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池水清澈,似乎能连通大地的脉络,让人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叠石种云根”,则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将堆叠的假山与飘忽的云雾巧妙结合,仿佛山石之上,云雾有其根,既体现了园林艺术的精妙,又赋予东园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涤研鱼鳞动,烹茶蟹眼温”,这两句则从细节入手,展现了隐者生活的雅致与闲适。研磨墨汁时,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如同鱼鳞轻摇,烹茶时,水初沸时冒出的细小气泡宛如蟹眼微张,这两幅画面不仅生动细腻,更透露出一种文人墨客特有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它们不仅是对日常场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反映了他对宁静、淡泊生活的热爱。

最后,“欲知隐者乐,何日扣柴门”,诗人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与好奇,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扣响那扇柴门,或许就能一窥隐者的真实生活,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快乐。但这份邀请,又似乎带着几分不可得的遗憾,让人在向往之余,也不免生出几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整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对东园美景及隐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每一句都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让人在品味之中,心灵得以净化,仿佛也随诗人一同,漫步于那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东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