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摩詰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衹少我一人。

赏析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赏析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直抒胸臆,描绘了诗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无助。其中,“独”字不仅表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单,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异客”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异地的陌生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过“佳节”这一特定的时间节点,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在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家的渴望和对亲情的重视。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诗句更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

接下来的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家乡亲人登高望远、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诗人也暗示自己不在场的遗憾,这种情感上的反差,更加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节日的描写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