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染丝上春机

染丝上春机

玉罂泣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译文

精美的玉瓶在桌上像哭泣一般出现涟漪,井边的桐树开满了桐花。织彩线的纺丝沉入水中如同漂浮的云彩。美人生着娇懒的姿态染着红脂,高高的楼台上抛掷着织机梭子。织成彩线茸结背面交叠的花样,白绢缝制绣有桃花叶子的信物托付给意中人带去音信。替你想出锦鸟的形象做成环扣佩饰腰带,希望你常常饮着象征春色的美酒。

赏析

《染丝上春机》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日纺织与女子情感的诗歌。李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这首诗中细腻地刻画了染丝、织布的情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情厚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玉罂泣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

    • 开篇即以“玉罂泣水”营造出一种凄清、幽美的氛围,玉罂(精美的玉制容器)中的水仿佛带着哀愁,滴落在桐花井中,给人以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触动。茜丝(红色的丝线)沉入水中,其色彩在水中荡漾,如同云影一般,既表现了丝线的柔美,又暗含了情感的深沉与变幻。
  2.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 接下来,诗人将笔触转向正在织布的美人。她面容带着“燕脂愁”,即因胭脂而更显愁绪的面容,表现出一种慵懒而忧郁的神态。春梭(织布的梭子)被随意抛掷,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高楼之间,这一动作不仅反映了美人心绪不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春日的无奈。
  3. 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 这两句描绘了织物的精美与情感的寄托。彩线交织成复杂的图案,如同茸毛般层层叠叠,展示了织物的精致与匠心。而“白袷玉郎寄桃叶”则借用了古代的爱情典故,暗指远方的心上人(玉郎)通过这织物(可能是手帕或衣物上的装饰)寄托了对女子的思念之情,桃叶作为爱情的象征,增添了情感的甜蜜与哀愁。
  4.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 结尾处,女子深情地表示要为心上人挑选鸾鸟图案的腰带(腰绶),这不仅是对其外貌的装饰,更是对两人情感的象征,鸾鸟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夫妻和睦、爱情美满的象征。而“愿君处处宜春酒”则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享受到幸福与欢愉的祝愿,同时也隐含了自己虽不能常伴左右,但心却始终相随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与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春日里女子织布的生动画面,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李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日常劳作与深情厚意巧妙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深意,体现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