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苏幕遮》是一首描绘夏日清晨景象与思乡之情相结合的经典词作。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燎沉香,消溽暑”:开篇两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沉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燃烧时香气浓郁,可以驱散湿热的暑气。“溽暑”形容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而“燎沉香”则是通过焚香来缓解这种不适感。这一句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也为下文的自然景象做了铺垫。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清晨时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呼唤晴天的到来。这里的“呼晴”二字生动形象,赋予了鸟儿以人的感情,暗示着天气由阴转晴的变化。“侵晓”指天刚亮的时候,“窥檐语”则进一步描写了鸟儿在屋檐下的动态,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几句是全词中最著名的描写,展现了夏日清晨的美丽景色。阳光刚刚洒在荷叶上,昨夜的雨水已经被晒干;水面上荷叶田田,圆润清澈,微风拂过,荷花随风轻轻摇曳,姿态优美。这里的“风荷举”不仅写出了荷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还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令人陶醉。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故乡遥,何日去?”:词人在欣赏完眼前的美景后,突然转入对故乡的思念。他感叹故乡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回去。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这里具体说明了词人的身份和处境。“吴门”指的是苏州一带,是词人的故乡;“长安”则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词人长期客居他乡,远离故土,心中难免产生漂泊之感。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最后三句通过回忆故乡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词人想起了五月时分,故乡的渔郎们划着小船,在荷塘中捕鱼的情景。这里的“芙蓉浦”指的是长满荷花的水边,象征着故乡的美好风光。词人说:“不知道那些渔郎还记得我吗?”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最后一句“梦入芙蓉浦”则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暗示词人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与昔日的朋友相聚,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周邦彦的《苏幕遮》通过对夏日清晨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进而引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充分体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修养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