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国风 · 周南 · 关雎

国风 · 周南 · 关雎

无名氏

[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芼(mào)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芼,用手指或指尖采摘;之,指荇菜。 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在那河中的小沙洲上,一对雎鸠鸟相互啼鸣唱和。美丽娴静的女子,是男子渴望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忽左忽右地采摘。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日夜都想追求你。 追求不到,他在睡梦中都在思念。绵绵不尽的思念,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左右来回采摘。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翩翩来回采摘,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敲着鼓来取悦你。

赏析

此诗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赏析2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婚姻观念,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主题与情感

《关雎》的主题是“君子好逑”,即表达了一位男子对理想伴侣的追求。诗中通过描写男子对一位美丽女子(窈窕淑女)的倾慕之情,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中的情感真挚而含蓄,既有热烈的追求,又有因无法得到对方回应而产生的忧思。

二、意象与象征

  1. 雎鸠:诗的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对雎鸠在河边的小洲上相互鸣叫的情景。雎鸠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它们成双成对,彼此呼应,暗示了诗中的男子渴望找到一位可以相伴一生的伴侣。

  2. 荇菜:诗中多次提到“参差荇菜”,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随水流漂浮。诗中用荇菜比喻女子的柔美和难以捉摸,男子在水中左右采撷荇菜的动作,象征着他试图接近这位女子的努力。荇菜的“流之”、“采之”、“芼之”也暗示了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从最初的试探到逐渐深入的关系发展。

  3. 琴瑟、钟鼓:诗的最后两段提到了“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琴瑟和钟鼓都是古代重要的乐器,象征着礼仪和欢乐。男子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最终赢得女子的心,使她成为自己的伴侣。这里的“琴瑟”和“钟鼓”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共鸣,表达了男子希望与女子建立深厚情感的愿望。

三、结构与节奏

《关雎》的结构简洁明快,采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诗中多次重复“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词句,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既突出了主题,又使读者感受到男子对女子的深深思念。

诗的节奏也十分优美,尤其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男子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状态,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四、艺术特色

  1. 比兴手法:《关雎》运用了典型的“比兴”手法,即先以自然界的事物起兴,再引出诗人的情感表达。例如,诗的开头以雎鸠的鸣叫引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荇菜的漂浮则象征了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现实的描写,又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 含蓄之美:整首诗虽然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强烈爱慕,但情感的表达非常含蓄。诗中没有直接描写男子如何表白或女子如何回应,而是通过自然景物和行为动作来暗示情感的变化。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美学,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五、文化背景与影响

《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风俗和婚姻观念,还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所表达的“君子好逑”的思想,强调了男子在婚姻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也表现了女子的温柔贤淑,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

此外,《关雎》对中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优美意境和含蓄情感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效仿的对象,尤其是在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关雎》的影子。

总结

《国风·周南·关雎》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篇,更是一幅展现古人生活画卷的美丽图景。通过雎鸠、荇菜、琴瑟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