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赏析2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乘船顺流而下,从白帝城到江陵的旅程,表达了他获释后的欢快心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题目与背景

“早发白帝城”中的“早发”指的是清晨出发,“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是长江三峡的重要关隘。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被流放夜郎(今贵州一带),后因朝廷大赦得以释放。这首诗正是他在遇赦后,从白帝城乘船返回江陵时所作,充满了喜悦和轻快的情感。

2. 诗句分析

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 “朝辞”点明时间是早晨,诗人告别白帝城。“彩云间”不仅描绘了清晨天空中绚丽的云彩,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如同彩云般轻盈、愉悦。白帝城高踞山巅,晨曦中的云霞仿佛就在城头之上,增添了画面的壮丽感。

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

  • 这一句写出了行程的迅速。“千里江陵”指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遥远,但诗人却说“一日还”,夸张地表现了船行之快,同时也隐含着诗人急切归家的心情。这里的“一日还”不仅是速度的体现,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感,仿佛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

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 “两岸猿声啼不住”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三峡地区多有猿猴栖息,它们的叫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山谷之间。诗人用“啼不住”来形容猿声的连续不断,既写出了旅途的真实情景,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

第四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 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对整个旅程的总结。诗人坐在轻快的小船上,顺流而下,仿佛瞬间就穿过了无数的高山峻岭。这里的“轻舟”不仅指船只轻盈,也象征着诗人内心轻松自在的状态。“万重山”则突显了三峡地区的险峻与壮美,反衬出诗人此刻心境的开阔与畅快。

3. 艺术特色

  • 夸张手法:诗中多处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夸大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的力度。
  • 动静结合:诗中有动有静,既有“轻舟”的快速流动,又有“猿声”的持续鸣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 情感充沛:全诗充满了欢快、轻快的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自己获释后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4.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次旅程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它表达了李白在经历了人生低谷后的重新振作,以及对自由、光明未来的向往。诗中的轻舟象征着诗人的心灵,穿越重重困难,最终迎来了新的希望。

总结

《早发白帝城》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充沛的情感,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