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和乐天春词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释

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宜面: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中庭:庭院;庭院之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译文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赏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为友人白居易的《春词》创作的一首和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赏析2

《和乐天春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和诗,原题应是与白居易(字乐天)的某首春日诗相和而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贵族女子在春日里的孤寂心境,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和人物行为的刻画,巧妙地传达了深藏的愁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句:“新妆宜面下朱楼”

  • 新妆宜面:指女子精心打扮,妆容清新雅致,非常适合她的面容。这不仅是外在美的展现,也隐含了女子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
  • 下朱楼:从红色的楼阁中走下,红色象征着热烈与富贵,但在这里可能也暗含了一种孤独与隔绝的感觉,因为朱楼高耸,与外界有所隔离。

次句:“深锁春光一院愁”

  • 深锁春光:春光被锁在高墙深院之内,无法自由流淌,象征着女子虽身处春日美景之中,却如同被囚禁,无法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 一院愁:整个庭院都弥漫着愁绪,这里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似乎是对整个封闭环境的哀愁,反映了女子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三句:“行到中庭数花朵”

  • 行到中庭:女子走出房间,步入庭院中央,这一行为本身带有一种寻求解脱或排遣愁绪的意味。
  • 数花朵:细致地数着花朵,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女子的无聊与孤寂,也透露出她对自然界细微之美的敏感与关注,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末句:“蜻蜓飞上玉搔头”

  • 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轻巧地飞到女子头上的玉制发簪上,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富有情趣,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灵动。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小生命并没有打破女子的愁绪,反而可能使她更加意识到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蜻蜓的自由飞翔与她内心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总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人物行为刻画,成功地传达了一位贵族女子在春日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被环境束缚的无奈与愁绪。诗中“新妆”、“朱楼”、“春光”、“玉搔头”等意象,既展现了物质的丰富与华美,又反衬出精神的空虚与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效果。此外,蜻蜓飞上玉搔头的细节,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物内心微妙情感变化的微妙捕捉,使全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