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注释

郭主簿:名字及生平事迹不详。主簿,州县主管薄书一类的官,应当是诗人的朋友。 蔼蔼(ǎi):茂盛的样子。 中夏:夏季之中。 贮(zhù):储存、积蓄,这里用以形容树荫的茂密浓厚。 凯风:指南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 因时:按照季节。 回飙(biāo):回旋的风。 息交:停止官场中的交往。 游:优游。 闲业:指书琴等六艺,与仕途“正业”相对而言。 卧起:指夜间和白天。 余:多余、过剩。 滋:生长繁殖。 犹储今:还储存至今。 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 良:很。 极:极限。 过足:过多。 钦:羡慕。 舂(chōng):捣掉谷类的壳皮。 秫(shú):即粘高粱。多用以酿酒。 自斟:自饮。斟,往杯中倒酒。 弱子:幼小的儿子。 戏:玩耍。 学语未成音:刚学说后,吐字不清。 真:淳真,天真。 聊:暂且。 华簪(zān):华贵的髮簪。这里比喻华冠,指做官。 白云:代指古时圣人。《庄子·天地》:“夫圣人,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怀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时圣人。 一何:多么。

译文

堂前林木郁葱葱,仲夏积蓄清凉荫。 季候南风阵阵来,旋风吹开我衣襟。 离开官场操闲业,终日读书与弹琴。 园中蔬菜用不尽,往年陈谷存至今。 经营生活总有限,超过需求非所钦。 我自春秫酿美酒,酒熟自斟还自饮。 幼子玩耍在身边,咿哑学语未正音。 生活淳真又欢乐,功名富贵似浮云。 遥望白云去悠悠,深深怀念古圣人。

赏析

《和郭主簿二首》是晋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一首诗,作于仲夏之季,诗中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描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充分展示了闲适自足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恬淡自甘的心境。全诗格调卓奇豪放。

赏析2

陶渊明的《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表达淡泊名利与归隐之志的佳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家庭之乐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

  1. 开篇景物描绘:“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诗以堂前茂密的树林开篇,夏日里这些树木提供了清凉的树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环境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自然风物的和谐:“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和煦的南风适时吹来,回旋的风吹开了诗人的衣襟,带来凉爽与惬意。这里,自然风物仿佛与诗人产生了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3. 归隐生活的写照:“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诗人表示自己已经远离了世俗的交往和繁杂的事务,日常起居间以读书、弹琴为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4. 自给自足的满足:“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园中的蔬菜自给自足,去年的粮食至今仍有储备。这种物质上的简单满足,是诗人归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简朴生活的肯定。

  5. 淡泊名利的态度:“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诗人认为经营自己的生活有一个适度的标准,过度的追求并不是他所敬仰的。这表达了他对物质欲望的克制和对精神自由的重视。

  6. 田园生活的乐趣:“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酿酒自饮,幼子在旁嬉戏,牙牙学语,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欢乐,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

  7. 超脱世俗的情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足以让他忘却官场的浮华与名利。这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坚定选择。

  8. 怀古与深思:“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结尾处,诗人遥望白云,思绪飘远,怀念古代先贤的淡泊与高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自我精神追求的深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名利场的超然态度。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精神上的富足与快乐,这种生活态度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