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万里客行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门有万里客行》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通过一位远行客的叙述,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悲惨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叙事性:全诗以客人的叙述为主线,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生动、真实。
对比手法:诗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万里”与“乡人”的对比、“褰裳”与“挽裳”的对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客人的口吻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而深沉。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诗歌具有广泛的感染力。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门有万里客行》是一首反映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生活的诗歌。通过一位远行客的叙述,诗人展现了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叙事性、对比手法、情感真挚和语言简练等特点,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