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游三游洞

游三游洞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译文

细雨绵绵似冻雪纷飞,游人踏着青苔走艰险。不怕泥滑避山洞安眠,洞口云雾缭绕夜暗淡。

赏析

苏轼的《游三游洞》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三游洞时的情景与心境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一、诗文解析

  1.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到达三游洞时的天气状况。“冻雨霏霏半成雪”,说明当时气温很低,雨夹雪纷纷扬扬地飘落。这种寒冷潮湿的气候使得地面湿滑,“游人屦冻苍苔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客在这种环境下行走的状态:鞋子被冻住,走在长满青苔的路上非常容易滑倒。这里通过描写恶劣的天气条件和艰难的行路环境,为下文表达诗人的独特行为做了铺垫。
  2.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 尽管天气如此寒冷难耐,但诗人却说“不辞携被岩底眠”,他毫不推辞地带着被子在山岩下睡觉。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洒脱不羁的性格。最后一句“洞口云深夜无月”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洞口处云雾弥漫,夜色深沉,连月亮也没有。这样的环境更显得幽静神秘,也暗示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是宁静而超脱的,在这样远离尘嚣的地方,他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二、艺术特色

  • 寓情于景:整首诗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对三游洞景色的描写之中,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描写天气、行路、住宿等场景来传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以及豁达乐观的心态。
  • 语言凝练:用词精准简练,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总之,《游三游洞》不仅展示了三游洞独特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精神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