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濠州七绝涂山

濠州七绝涂山

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 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着子时。

译文

跨越历史经历商周盛衰变迁,想要与传说中的动物牙齿比拼论斗争变化;尽饮白云母山的盛馔佳肴却未能看见那神奇的蟠桃结成果实的时候。

赏析

《濠州七绝·涂山》是苏轼在游览濠州(今安徽凤阳)涂山时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对涂山历史的追忆和对神话传说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1. 首句:跨历商周看盛衰

这一句通过“跨历商周”点明了时间跨度,商周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代表着古代文明的兴衰。诗人站在涂山之上,仿佛能够跨越时空,目睹商周两朝的兴衰变化。这里的“看盛衰”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苏轼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宏大叙事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体的宏观视野。

2. 次句:欲将齿发斗蛇龟

这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齿发”指的是人的生理特征,象征着生命的有限性;而“蛇龟”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长寿的象征,尤其是龟,常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诗人说他想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去与蛇龟争斗,实际上是在表达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长寿的向往。这种对比突显了人类生命短暂与自然万物永恒之间的矛盾。

3. 第三句:空餐云母连山尽

“云母”是一种矿物质,古人认为食用云母可以延年益寿。然而,诗人在这里说“空餐云母”,意味着即使他尝试了各种方法来延长寿命,最终还是徒劳无功。这里的“连山尽”不仅描绘了云母遍布山间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长寿的追求已经耗尽了他的精力,但仍然无法改变生命的有限性。

4. 末句:不见蟠桃着子时

“蟠桃”是神话中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象征着永生。然而,诗人说他“不见蟠桃着子时”,意思是即使他渴望长寿,但现实中并没有机会吃到蟠桃,永远无法实现长生的梦想。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神话传说的引用,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在感叹人类生命短暂的同时,也展现了对长寿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探讨,充分体现了苏轼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苏轼在仕途不顺、人生起伏中的心境。他在面对时间和命运时,虽然有无力感,但仍保持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这也是他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