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采桑子 · 晚来一霎风兼雨

采桑子 · 晚来一霎风兼雨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篁,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注释

这般:这样。 菱花:指古代铜镜中一种花式外形的镜,或镜背刻有菱形花纹的镜。 檀郎:是西晋的潘岳(即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是心中情郎的代称。

译文

傍晚,来了阵风,下了场雨,洗尽了白天逼人的暑热,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弹完笙簧,又对着镜子抹上一层薄薄的晚妆。 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醉人的幽香阵阵袭来。微微一笑,轻启朱唇:“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赏析

《采桑子 · 晚来一霎风兼雨》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属于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可能是词人自己)在风雨过后的生活片段,充满了清新、淡雅的意境和温柔的情感。

1. 上阕:自然与心境的交融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

  • “晚来”点明时间,傍晚时分,暑气尚未完全散去。“一霎风兼雨”则突然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变化,风雨交加,瞬间驱走了白天的炎热。“洗尽炎光”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清爽与宁静。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既是对环境的刻画,也是对心情的映衬,表现了词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敏感。

理罢笙篁,却对菱花淡淡妆。

  • “理罢笙篁”表明主人公刚刚结束了一段音乐活动,可能是在弹奏乐器。这里的“笙篁”指的是竹制的乐器,如笙、箫等,象征着高雅的艺术生活。“却对菱花淡淡妆”则是描写了主人公在镜子前轻施粉黛的情景。“菱花”是指古代铜镜上的花纹,这里代指镜子。“淡淡妆”表现出一种淡雅、素净的美感,暗示了主人公并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得。

2. 下阕:闺房中的温馨与柔情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 “绛绡缕薄”形容主人公穿着轻薄的红色丝绸衣裳,颜色鲜艳但质地轻盈,贴合肌肤,显得格外动人。“冰肌莹”则描绘了主人公肌肤的白皙透亮,仿佛冰雪般晶莹剔透。“雪腻酥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肌肤如雪般细腻,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一句通过对主人公外貌的描写,突出了她的美丽与优雅,同时也暗示了她与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 “檀郎”是古代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源自晋代潘安的小名“檀奴”,后世常用来指代英俊的男子。“笑语檀郎”表现了主人公与爱人之间的甜蜜互动,充满了温馨与柔情。“今夜纱厨枕簟凉”则点明了夜晚的清凉,纱帐内的床榻因风雨过后变得凉爽宜人。这一句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表达了主人公与爱人共享这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

3. 整体意境与情感表达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个人活动以及闺房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清新、凉爽与温馨。词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更有一份对爱情的温柔与甜蜜。李清照以其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词中的主人公形象温婉、优雅,既有文人的高雅情趣,又有女性的柔美与细腻。她在这首词中并没有过多地抒发忧愁或哀怨,而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享受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这种心境与李清照早期的生活经历相吻合,反映了她在婚姻生活中的一段幸福时光。

4.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词中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互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意境。风雨过后带来的凉爽与主人公内心的宁静相得益彰,体现了李清照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

  • 语言优美:词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尤其是对主人公外貌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一句,既写出了主人公的美丽,又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气息。

  • 情感含蓄:虽然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喜悦,但李清照并没有直接言明,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表达,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深情。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正是李清照词作的一大特色。

总结

《采桑子 · 晚来一霎风兼雨》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小令。李清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清凉与温馨,展现了主人公的优雅与温柔。词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歌颂,体现了李清照早期词作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