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忆秦娥 · 临高阁

忆秦娥 · 临高阁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栖鸦: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北宋·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雲去,暮与栖鸦归”。 闻:杨金本《草堂诗馀》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 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 西风:《全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编补。即秋风。此处喻指金兵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对南宋发动南扰、东进之攻势,而作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风“催”遏的背景之下。 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另说,“衬”,施舍,引申为帮助。 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落既可指妻妾的丧亡,亦可指丧夫。 “西风催衬梧桐落”句:秋风劲吹,帮助即将凋落的梧桐叶更快飘落了。 又:杨金本《草堂诗馀》作“天”。 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 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还(huán):仍然。另说,当“更”讲。

译文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赏析

此词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上阕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阕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全词两阕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赏析2

《忆秦娥 · 临高阁》赏析

作者:李清照

词文: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赏析:

  1. 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 李清照的这首《忆秦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词的开头“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词人站在高阁之上,远望群山起伏,旷野茫茫,烟雾弥漫,光线黯淡。这种景象不仅烘托出秋天的凄凉氛围,也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惆怅与迷茫。

  2. 意象的选择与象征意义

    • “乱山平野烟光薄”:这里的“乱山”和“平野”形成了对比,山峦起伏不平,而平原则显得空旷无垠,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广阔而又荒凉的景象。“烟光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淡淡的烟雾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词人心境的隐喻——她的内心同样充满了迷茫与不安。

    •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飞回树林,天空中传来了悠扬的号角声。乌鸦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象征物,常与孤寂、凄凉联系在一起。而号角声则带有一种悲壮的意味,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悲哀。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进一步加深了词中的孤独感和苍凉气氛。

  3. 情感的层层递进

    • “断香残酒情怀恶”:词人回到室内,面对的是已经燃尽的香和喝剩的酒。香已断,酒已残,这些细节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她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

    • “西风催衬梧桐落”:秋风瑟瑟,吹落了梧桐树上的叶子。梧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与离别、孤独等情感相联系。这里,西风的吹拂加速了梧桐叶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词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岁月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4. 重复手法的运用

    •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最后三句采用了重复的手法,强调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梧桐叶的飘落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而秋天的到来又加深了词人的孤独感。这种循环往复的结构,既表达了时间的轮回,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情感的反复与深沉。每一次秋色的来临,都伴随着同样的寂寞,仿佛她的孤独永远无法解脱。
  5. 整体情感基调 整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与无助。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选择,含蓄地表达了她的心境。词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叹。最终,词人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融入到秋景之中,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表达。

总结:

李清照的《忆秦娥 · 临高阁》是一首充满孤独与哀愁的词作。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词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词中的意象选择富有象征意义,情感层层递进,最终通过重复手法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主题。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