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山中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 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 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次句“万里念将归”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义,在深秋寒风飒飒之夜令人感伤不已;结句“山山黄叶飞”写深秋的景象,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突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赏析2

王勃的《山中》是一首简短而深情的五言绝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旅途中的孤寂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原文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赏析

首句:“长江悲已滞”

  • 意象:长江,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广阔以及人生的漂泊不定。
  • 情感:“悲已滞”三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这里的“滞”字,不仅指诗人身体上的停留,更是指心灵的停滞不前,可能因仕途不顺、人生困顿等原因而心生悲凉。
  • 解读:诗人以长江为背景,将自己的悲情与长江的浩渺相连,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次句:“万里念将归”

  • 意象:“万里”强调了距离的遥远,与首句的“长江”相呼应,进一步扩大了诗歌的空间感。
  • 情感:“念将归”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归心似箭的迫切愿望。这里的“念”字,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解读:诗人身处异乡,面对长江的浩荡,更加思念远方的家乡。万里之遥,归期无望,这种无奈与愁绪,通过简洁的语言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意象:“高风晚”与“黄叶飞”是典型的秋日景象,高风(秋风)晚来,黄叶纷飞,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 情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秋风萧瑟,黄叶飘零,如同诗人漂泊无依的人生境遇,加深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 解读:诗人在前两句已经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无奈之感,而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秋风、黄叶,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总结

王勃的《山中》以其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感受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卓越才华和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