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作蚕丝

作蚕丝

无名氏

[隋]
柔桑感阳风,阿娜婴兰妇。 垂条付绿叶,委体看女手。

译文

柔桑感受到和煦的南风,阿娜多姿的妇女如同兰花般柔美。垂下的枝条与绿叶相映,妇女们将身体托付给她们的女儿们照顾。

赏析

《作蚕丝》这一诗句,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一幅春日里蚕妇劳作的画面缓缓铺展在读者眼前,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亲历那一番温馨而又辛勤的场景。

“柔桑感阳风,阿娜婴兰妇。”起首两句,诗人便以“柔桑”与“阳风”相遇为引子,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的感知。柔嫩的桑树在温暖的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温柔抚摸。而“阿娜婴兰妇”,这里的“阿娜”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蚕妇身姿的柔美与轻盈,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婴兰”则可能暗喻其气质的温婉与高洁,让人联想到兰花之清雅。蚕妇在这春光里,更显得生机盎然,与周遭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和谐而美好。

“垂条付绿叶,委体看女手。”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蚕妇手中的桑条与桑叶。桑条低垂,绿叶依依,它们被细心地采摘下来,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物质的收获,更蕴含了对生命的呵护与期待。蚕妇的动作轻柔而专注,“委体看女手”,这里的“委体”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指桑叶轻柔地依附在枝条上,又仿佛蚕妇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这份细致的工作中,她的每一根手指都充满了对这份事业的尊重与热爱。蚕妇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工具,更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媒介,通过她们的巧手,桑叶将被转化为丝绸,成就一段段关于美丽与勤劳的故事。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以及蚕妇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诗人通过对蚕妇劳作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哲理。这样的诗篇,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心间,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丝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