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的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是其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在经历宦海沉浮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词以夜晚饮酒归来的情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深夜时分从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居住的地方)饮酒归来。这里的“醒复醉”不仅指实际意义上的喝醉了又醒来,还隐含着诗人内心情感上的起伏变化。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描述了回到住处却发现家仆已经熟睡,连敲门也没有回应,只好独自一人靠着拐杖聆听江水的声音。这一段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幅寂静而略带孤寂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不由己处境的感慨以及想要摆脱名利束缚的愿望。“营营”,指的是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苏轼在这里表达了对于物质世界之外精神自由的向往。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最后三句则是整首词中最能体现苏轼理想境界的部分。“縠纹平”形容水面波澜不惊的样子;“小舟从此逝”,则象征着诗人希望乘一叶扁舟远离尘嚣,将剩余的生命寄托于广阔的江湖之上。这种愿望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不满以及寻求心灵解脱的态度。
《临江仙·夜归临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能够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所带来的种种限制。苏轼通过这首作品传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自由灵魂的无限憧憬,并以此激励后人勇敢追寻内心真正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