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大佛头次程斗山

大佛头次程斗山

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未齐肩。 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馀尺五天。

译文

佛身虽有一丈六尺高,但那是自然形象,如今佛的塑像身高只到肩,如果当时站起直立起来,恐怕就会直冲上天多出五天的时间了。

赏析

《大佛头次程斗山》一诗,以其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大佛的雄伟与时间的变迁,引人深思。

首句“丈六金身本自然”,直接点出了大佛的身高——丈六,并以“本自然”三字强调了其宏伟之态仿佛天成,无需雕饰,自有一股庄严神圣之感。这里的“金身”不仅是对佛像华丽装饰的描绘,更象征着其内在的不朽与神圣。

紧接着,“如今丈六未齐肩”,笔锋一转,将读者从遥远的想象拉回现实。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高耸入云的大佛,如今看来却已不及人的肩膀。这里的对比强烈而鲜明,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

第三句“当时若起亭亭立”,诗人以假设的口吻,描绘了大佛初建时的景象。那亭亭玉立的身姿,仿佛能够直插云霄,与天地同辉。这种描绘,不仅是对大佛昔日辉煌的追忆,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末句“只恐才馀尺五天”,以幽默而又略带自嘲的口吻,收束全诗。诗人似乎在说,如果大佛真的能够亭亭而立,那么恐怕连天界中的尺五天(古代神话中的高空)也会显得矮小。这里的“只恐”二字,既表达了诗人的想象与夸张,又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大佛身高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时间的变迁与人生的感慨。大佛的昔日辉煌与今日之景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也思考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而诗末的幽默与自嘲,更是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轻松与洒脱,使得整首诗在庄重之中又不失灵动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