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初夏旅中

初夏旅中

乌兔双飞去若梭,又逢天气正清和。 绿空桑柘蚕成茧,青遍田畴犊卧莎。 好景常供诗料足,浮生每叹客愁多。 家山不是无风月,斗粟区区可奈何。

译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逢天气清朗明媚。满眼绿色中,桑树柘树都已长出新芽,蚕也开始吐丝结茧,田间地头长满青草,连小牛都卧在草地上。美好的景色给作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常常感叹漂泊在外的人愁苦太多。家乡不是没有清风明月的美景,只要拥有好的心态再少的食物也能挺过。

赏析

《初夏旅中》一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初夏时节旅人在外的生活画卷,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淡淡的乡愁与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首联“乌兔双飞去若梭,又逢天气正清和”,以日月如梭的比喻开篇,既表达了时间的匆匆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又逢天气正清和”一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初夏的明媚时光,清风和煦,万物生长,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新明快的基调。

颔联“绿空桑柘蚕成茧,青遍田畴犊卧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乡村的生机盎然。桑叶翠绿,蚕儿已结成雪白的茧;田野上,青草覆盖,小牛悠闲地躺在草地上,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好景常供诗料足,浮生每叹客愁多”,笔锋一转,诗人开始抒发内心的情感。眼前的美景虽足以激发无限诗兴,但身处异乡,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如影随形。这里的“好景”与“客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叹息。

尾联“家山不是无风月,斗粟区区可奈何”,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家乡的山水同样有着迷人的风月,但现实的生计所迫,使得诗人不得不为了微薄的收入而远离故土。这里的“斗粟区区”既是对物质生活的无奈,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抗争,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初夏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漂泊生涯的感慨,更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内涵,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