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鞭漫游经过故乡,留下清名四处飘香。六县春风温暖如酒,一轮秋月清冷似霜。苏轼回归探望百姓爱戴,听到杜鹃啼鸣匆忙回家。一路上山川景色美好无比,只能剪取这些美景写入诗词之中。
《五用韵奉酬见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与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首联“扬鞭迤逦历乡邦,留得清名处处香”,诗人以扬鞭远行的形象开篇,描绘了自己游历家乡的情景。迤逦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曲折与漫长,而“留得清名处处香”则点出了诗人所到之处,皆留下美好名声,如同芬芳四溢,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自信,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温馨回顾。
颔联“六邑春风浓似酒,一轮秋月冷于霜”,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相结合。春风如酒,浓烈而醉人,这里的“六邑春风”不仅指地理上的六个地方,更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而秋月则清冷如霜,给人以孤寂与清冷之感,这一热一冷的对比,既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冷暖自知。
颈联“苏回民瘼宦情好,听彻鹃声归兴忙”,诗人转而谈及自己的为官之情与归乡之念。苏回,或许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官员,以“民瘼宦情好”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美好情操。而“听彻鹃声归兴忙”,杜鹃鸟啼,常被视作思归的象征,此处诗人借鹃声表达自己的归乡之心愈发迫切,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尾联“满路溪山无限好,只应裁剪入词章”,诗人将视线拉回眼前的自然景色,溪山如画,美不胜收,但这样的美景,唯有通过文字才能得以永恒。这里,“裁剪入词章”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艺术加工,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他渴望将这些美好瞬间定格在诗篇之中,留给后人品味。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意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