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寄刘凤溪时有麻源之约不果往

寄刘凤溪时有麻源之约不果往

南国佳人鬓欲丝,仙坛孤负杏花期。 多情惟有东桥水,流到瓜州月上时。

译文

南国的佳人鬓发如丝,独自在仙坛上辜负了杏花的盛放。多情只有那东桥的水,流到瓜州时恰逢月儿升起。

赏析

《寄刘凤溪时有麻源之约不果往》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却又在哀愁中蕴含着一份超脱与深情。

首句“南国佳人鬓欲丝”,以“南国佳人”起笔,既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又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鬓欲丝”三字,细腻地勾勒出佳人年华老去的痕迹,让人不禁感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这里,佳人或许不仅是实指,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

接着,“仙坛孤负杏花期”,“仙坛”与“杏花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仙坛本是求仙问道之地,象征着高洁与超脱;而杏花期,则是自然界中春天最美的时刻,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孤负”二字,却将这份美好打破,透露出诗人因未能如愿前往麻源而与美好失之交臂的遗憾。这种遗憾,不仅仅是未能见到实际的景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失落与空虚。

转而看第三句,“多情惟有东桥水”,“东桥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在诗人的笔下,东桥水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它多情而执着,不因人的离去而改变。这里,“多情”二字,既是对东桥水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东桥水的无情流淌,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有情与不舍。

最后一句,“流到瓜州月上时”,“瓜州”与“月上”相结合,将时空进一步拓展。瓜州,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与诗人所处的位置形成对比,暗示着距离与隔阂;而“月上时”,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夜晚景象,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悠远。东桥水最终流向瓜州,伴随着月光的照耀,仿佛也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期盼。

整首诗以景寓情,以情融景,将诗人的遗憾、思念与超脱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南国佳人的鬓丝、仙坛的杏花期、东桥的多情水以及瓜州的月光,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情。而这份深情,又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