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这首诗,以其清新淡远、意境悠长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超脱物外的闲适心境。全诗虽短,却意蕴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开篇两句,诗人直接回应了题目的设问,没有繁复的铺陈,只是简单直白地道出了山中的景象——白云缭绕。这里的“多白云”不仅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一种超脱尘世、高洁自持的意象。白云,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抒发志向的象征,它自由飘荡,无拘无束,恰如诗人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淡泊。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由景及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山中美景的独特感受。在他看来,这份由白云带来的心灵愉悦,是极为个人化的体验,难以用言语传达,更无法作为物质赠予他人。这里的“自怡悦”三字,深刻揭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而“不堪持赠君”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无奈,似乎在告诉对方,真正的山水之乐,唯有亲身置于其中,方能体会其妙。
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林画卷,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片白云缭绕、清幽静谧的山中景致。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更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引人深思。
在这样的诗句中漫步,我们仿佛也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那片只属于心灵的净土,感受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怡悦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