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山
偶随流水出,闲趁白云归。
步石苔侵屐,攀松露滴衣。
有时随着流水而去,在空闲时趁着白云回家。青苔布满石径,踏过青苔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送人还山》中的这几句诗,以其清新脱俗、悠然自得的意境,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山林归隐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随流水而出、乘白云而归的闲适生活,以及步石穿林、攀松涉露的细腻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宁静山林之中。
“偶随流水出”,一个“偶”字,道出了友人出山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随心而动,如同那自由自在的流水,不经意间便流淌而出,带着几分随性与洒脱。流水,作为自然的象征,既寓意着生命的流动不息,也暗示着友人心灵的澄澈与自由。
“闲趁白云归”,则描绘了一幅归隐山林的美妙画面。白云悠悠,飘忽不定,象征着高远与超脱。友人闲庭信步,仿佛是在与白云共舞,一同归隐于山林深处。这里的“闲”,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对其心境的写照,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淡泊与宁静。
接下来,“步石苔侵屐,攀松露滴衣”,则将笔触转向了对山林景象的细腻刻画。友人行走在布满青苔的石径上,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稳健而从容。青苔的侵袭,不仅增添了石径的古朴与野趣,也暗示着时间的沉淀与自然的滋养。而攀松时,露珠从松针上滴落,沾湿了衣裳,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山林清晨的清新与湿润,也寓意着友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仿佛每一寸肌肤都在呼吸着山林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这几个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山林归隐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更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友人的归隐之路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心生向往。在这片山林之中,时间仿佛静止,心灵得以真正的释放与安宁,这正是诗人所想要传达的深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