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 金猊(ní):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慵:懒。 宝奁(lián):华贵的梳妆镜匣。 干:关涉。 也则:依旧。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唐宋时的送别之曲。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沈祖棻《宋词赏析》:「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故事。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眸(móu):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引龙木禅师语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

译文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冷透,床上棉被翻捲起红色的波浪,清晨勉强起来还是倦怠梳头。妆镜台随它铺满了厚厚尘垢,太阳光尽管能够照到那帘钩。就怕分别时刻心里十分难受,很多心事说不清难以张口。最近一段时日身体日渐消瘦,完全不是因为喝酒过量伤身,也不是因为看到景物而悲秋。 这回离别一走就这样算了吧,千万遍地唱起那首阳关三叠,也终究还是难以再次挽留。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整日对着楼前流水望不休,应该看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今后我只能呆望流水泪不休,寄托着我不断的相思与悲愁。

赏析

本词调见于李清照词,是从《列女传》中弄玉和萧史故事取名。这首词当作于作者早期与赵明诚小别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志趣投契,然仕路播迁,常造成两人分别。本篇是词人写别情的名篇,抒发了离别后思念的深情与独居的幽怨。起笔五句,借居处环境、器物透露自我心境。「冷」、「翻」、「慵」、「任」,贯注着主观情绪色彩。「生怕」句,约略一点,「新来瘦」之故,偏不说破,而以排除法予以暗示。 下阕承上意脉,直倾胸臆,千万遍阳关难留,见惜别情深。「念」字以下设想别后孤寂,「武陵」、「秦楼」两面着笔。流水作证,专写己方怀思之深。「又添」回应「新来瘦」,且表示承受离愁,已非一次。全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展开,情意又随叙事脉脉流淌;叙事抒情曲折跌宕,表现了女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赏析2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经典词作,表达了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离别之苦,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1. 词牌与背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慢词,词牌名取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句。李清照在写作此词时,正值她与丈夫赵明诚分离之际,丈夫外出任职,李清照独守空闺,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离愁别绪贯穿全词,情感真挚动人。

2. 上阕:描写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开篇通过一系列静态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慵懒、孤寂的早晨。香炉里的香已经冷却,床铺上的锦被像红色的波浪般凌乱,主人公起床后懒得梳妆打扮,任凭妆奁积满灰尘,阳光已经照在窗帘上。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和无心打理生活的状态。香冷、被翻、慵自梳头等描写,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低落,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这几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心境:她害怕离别带来的痛苦,内心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只能默默忍受。最近身体消瘦,并不是因为饮酒过度或悲秋所致,而是因为离别的忧愁。这里的“新来瘦”三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憔悴的状态,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

3. 下阕: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与无奈

  •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休休”二字是主人公的叹息,表示无奈和绝望。她深知丈夫此去难以挽留,即使唱上千遍万遍的《阳关曲》(古代送别时常用的歌曲),也无法改变离别的事实。这里引用了《阳关三叠》这一典故,增强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这几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她想起丈夫如同远在武陵源的仙人一样,遥不可及;而自己所在的秦楼(指女子居住的地方)却被烟雾笼罩,显得格外孤寂。只有楼前的流水似乎还能理解她的思念,陪伴着她终日凝望远方。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绵长,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无助与无奈。

  •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结尾三句点明了主人公的心境:她站在楼上,凝望着远方,心中又增添了一段新的忧愁。这里的“新愁”不仅是对丈夫的思念,更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她不知道这次离别何时才能结束,也不知道丈夫是否能平安归来。这种无尽的等待和焦虑,使她的忧愁愈发深重。

4.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李清照善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通过对香炉、锦被、帘钩、流水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 语言优美:词中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日上帘钩”等句子,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 情感真挚:整首词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情感真挚动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写出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总结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李清照抒发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词中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词风婉约含蓄,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杰出女词人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