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蹴:踏。此处指打鞦韆。 慵:懒,倦怠的样子。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 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见客入来:一作「见有人来」。

译文

荡罢鞦韆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赏析

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鞦韆以後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鬆,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赏析2

《点绛唇 · 蹴罢秋千》赏析

一、词牌与背景

《点绛唇》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小令,描写了一位少女在庭院中荡完秋千后的情景。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的娇羞、天真与纯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赋予了诗意的美感。

二、词句解析

  1.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 “蹴罢秋千”描绘了少女刚刚荡完秋千的情景。“蹴”即踢、蹬,形象地表现了少女在秋千上欢快荡漾的动作。“纤纤手”则突出了少女的手指纤细柔美,富有古典美的意象。荡完秋千后,少女感到有些懒散,不愿立刻整理自己的双手,表现出一种慵懒的姿态。这里的“慵整”不仅写出了少女的身体状态,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放松与愉悦。
  2.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露浓花瘦”描绘了清晨或傍晚时分,露水凝重,花朵显得娇弱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写景,还暗含了少女的心境:她如同那娇弱的花朵,刚刚经历了一场欢快的活动,身体微微出汗,轻薄的衣衫被汗水浸透。这里的“薄汗轻衣透”既写出了少女的娇柔,也暗示了她刚刚结束了一场充满活力的活动。
  3.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 突然间,有客人来访,少女顿时感到羞涩不安。她来不及穿鞋,只穿着袜子就匆匆跑开,连头上的金钗都滑落了下来。“袜刬”(chǎn)指的是穿着袜子行走,形象地表现了少女的慌乱与羞涩。“金钗溜”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匆忙与狼狈。这里的“和羞走”生动地描绘了少女面对陌生人时的羞涩与紧张,展现了她纯真无邪的性格。
  4.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少女虽然害羞地跑开了,但她并没有完全离开,而是悄悄地倚在门边,回头偷看那位客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好奇与羞涩,她假装闻着青梅。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少女的机灵与俏皮,也透露出她对陌生人的微妙情感。青梅象征着青春年少的纯洁与美好,而“倚门回首”则充满了含蓄的情感表达,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三、艺术特色

  1. 细腻的心理描写

    •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巧妙地捕捉了少女的心理变化,从荡秋千时的欢快、慵懒,到突然见到客人时的羞涩、慌乱,再到最后的偷偷回望,展现了少女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羞涩纯真的少女形象。
  2. 含蓄的情感表达

    • 词中没有直接描写少女对客人的感情,而是通过一系列细微的动作和神态来暗示她的好奇与心动。尤其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句,既表现了少女的羞涩,又透露出她对客人的关注,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使整首词充满了韵味。
  3. 情景交融

    • 词中的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相得益彰。露浓花瘦的环境烘托了少女的娇柔与脆弱,而薄汗轻衣透的描写则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情感波动。景与情的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4. 语言简洁明快

    • 李清照的词风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炼而不失优美。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少女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得词作更加贴近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结语

《点绛唇 · 蹴罢秋千》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一位少女荡秋千后的情景描写,展现了她天真烂漫、羞涩纯真的性格特点。词中既有细腻的心理刻画,又有含蓄的情感表达,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女性词人的独特魅力。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