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行香子 · 七夕

行香子 ·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 蛩(qió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语出杜樊川《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纵浮槎(chá)来,浮槎去,不相逢」句:隐括典故借于词人与其夫的被迫分离之事。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喫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在很遥远的天宫中。浮槎:指往来於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槎:用竹木编成的筏子。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文选·魏文帝〈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李善注:《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曹子建《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译文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葉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这正是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天宫以月为地,以云为阶,重重关锁,即使像昔人那樣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来,也不能同织女、牵牛相逢。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无法相会吧!

赏析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鬱积於内的离愁别恨。

赏析2

《行香子·七夕》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与相聚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她个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1. 上阕赏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 “草际鸣蛩”:蛩是指蟋蟀,秋天的蟋蟀叫声常常引发人们的愁思。这里通过描写秋夜草丛中的蟋蟀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惊落梧桐”:梧桐树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孤独与离别,秋天的风声吹动梧桐叶,仿佛被蟋蟀的叫声惊落,进一步增强了孤寂的感觉。
  • “正人间、天上愁浓”:这里的“人间”指的是现实世界,“天上”则暗指牛郎织女所在的天界。七夕之夜,人间的离愁别绪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的相思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愁绪氛围。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 “云阶月地”:这是对天上仙境的描绘,形容天界的美丽与遥远。云阶指天上的台阶,月地则是指月光洒下的地方,充满了梦幻般的意境。
  • “关锁千重”:尽管天上仙境美丽,但牛郎织女之间却有着重重阻碍,无法自由相见。这不仅是对神话故事的描写,也隐含了现实中人们面对的种种限制与无奈。
  •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浮槎(chá)是指天河中的木筏,传说中可以渡过银河。即使有浮槎往来,牛郎织女也无法真正相逢,暗示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力改变的悲哀。

2. 下阕赏析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 “星桥鹊驾”:这是对七夕传说中最著名的场景——鹊桥的描写。每年七夕,喜鹊会在天河上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短暂相会。
  • “经年才见”: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相见一次,时间的漫长使得他们的离情别恨愈发深沉。
  • “想离情、别恨难穷”:作者想象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感叹他们的相思之情难以消解。这里的“难穷”不仅指情感的无尽,也暗示了世间离别的普遍性。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作者再次提到牛郎织女,认为他们或许永远处于分离的状态。这里的“莫是”带有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困惑。
  •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最后三句描写了天气的变幻无常,晴雨交替,风起云涌。这种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无常与不可预测。

3. 整体情感与艺术特色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重新诠释,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与相聚的深刻思考。她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更是在借这个故事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许多离别与动荡,因此她对离别的感受尤为深刻。

此外,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蟋蟀、梧桐、鹊桥、浮槎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既增添了词的美感,又深化了主题。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行香子·七夕》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作品,既有对神话故事的浪漫想象,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杰出女词人的才华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