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范网 诗词网 美女篇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注释

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以美女“盛年处房室”比喻自己虽有才具,而无可施展。 妖:妖娆。 闲:同“娴”,举止优雅。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柔条:垂柳的枝条。 冉冉:动貌。 翩翩:飘动的样子。 攘袖:捋起袖子。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皓腕:洁白的手腕。 约:缠束。 金环:金制的环。 金爵钗:雀形的金钗。“爵”,同“雀”。 琅玕(láng gān):形状像珠子的美玉或石头。 玉体:指美女的身体。 木难:碧色珠,传说是金翅鸟沫所成。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还:转。 啸:蹙口出声,今指吹口哨。 城南端:城的正南门。 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指显贵之家。 重关:两道闭门的横木。 希令颜:慕其美貌。 媒氏:说合婚姻的人。 玉帛:指珪璋和束帛,古代用来定婚行聘。 佳人:美女。 嗷嗷(áo):形容众声喧杂。 中夜:半夜。

译文

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 桑树的枝条柔柔的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 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 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 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 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 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 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 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 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 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

赏析

《美女篇》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创作的乐府诗。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此诗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赏析2

《美女篇》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以美女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

开篇描绘美女形象

  •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开篇即点出主题,美女既娇艳又娴静,正在歧路间采桑。这里“妖且闲”三字,既描绘了美女的外貌之美,又透露出其内在的气质之美。
  •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美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美女的内心世界可能并不如外表般平静。
  •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细致描绘了美女的衣着和配饰,素手皓腕,金环闪耀,展现出她的高贵与优雅。
  •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进一步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美女的奢华与美丽,这些贵重的首饰和配饰不仅凸显了她的身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丰富与高贵。
  •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通过对美女衣着的轻盈和姿态的优雅进行描写,以及她顾盼之间留下的光彩和长啸时如兰的气息,将美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心驰神往。

转折与批判

  •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美女的美貌和气质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使他们甚至忘记了休息和用餐,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美女的魅力。
  •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描述了美女的住处,高楼深院,门禁森严,暗示了她的身份高贵且难以接近。
  •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美女的容颜如同朝阳般耀眼,谁不渴望拥有这样的美貌呢?这里既是对美女美貌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美貌背后所代表的价值的思考。
  •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转折到社会现实,媒人(古代负责婚姻嫁娶的人)虽然忙碌于婚姻之事,但美女的婚姻却迟迟未能安定下来。这里通过媒人的忙碌与美女的孤独形成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扭曲态度。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美女内心渴望的是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学,但这样的伴侣却难以找到。这里表达了美女对于理想伴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众人只是盲目地追求美貌和地位,却无法理解美女内心的真正追求。这里通过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浅薄和功利。
  •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美女正值青春年华,却只能独自待在闺房中,夜晚时分不禁长叹。这里既是对美女孤独处境的同情,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批判。

总结

《美女篇》通过对美女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描写,不仅展现了美女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更通过美女的遭遇和内心世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作者以美女为引子,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反思。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思想深刻,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